原创 胡小媛 | 来源 慢钱财商微信公众号(ID:mqcs999)
30年前的厚礼
1989年的那个下午,一辆行驶了两天一夜的绿皮火车在深圳站停了下来。熬了几十个小时的硬座后,阿辉满脸兴奋地从车上跳下来,他终于来到了期待已久的城市——深圳。
1979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中国南海边划了一个圈,深圳经济特区由此诞生。
人人都听说这里充满了机会,充满了无限可能,下海经商的,创业的、打工的,蜂拥而来。
那时候有句流行的口号是这样的: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几乎人人觉得深圳就是遍地金矿、举目皆财的地方。
因此,在上世纪的80年代,深圳迎来了第一批深漂的人。
那时候的场景,只有少数高楼和一些纵横的道路,人烟稀少,很多地方看上去还很荒凉,道路间是很多菜地。
1996年的深南路
那时候的房价,深圳CBD南区最早的房子是位于购物公园的中海华庭,不超过4000一平。
那时候的工作地,大多是在鞋厂、玩具厂,人均月工资不超过300块,流水线上的人群黑压压一片,很是热闹。
那时候的租房,是10张简陋的木床叠起密密箍箍围成一圈,每个铺位住两人;有夫妻、姐妹、亲戚、朋友,一个房间可以挤下10户人家,而这样的“团结户”在珠三角地区并不只此一家。
“来了就是深圳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口号就是这么叫的,但现实并没有这么容易。
想在深圳留下来,除了有单位接收之外,还得办理暂住证等各种证件……总之,那时候想在深圳生存,是一件门槛极高的事。
90年代深圳玩具厂
为了留下来,阿辉干过很多活——摆地摊、厨师、开出租车。但是都不长久,后来,阿辉在一家工厂找到了一份贴防水膜的工作,每个月工资300左右。
在这里干了差不多半年,阿辉就摸清了一系列的渠道和门路,果断自己出来单干,后来他越做越大,成为了万科集团的独立供应商。
这份事业,让阿辉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让他顺利地留在了深圳。
当然,这份事业虽然让阿辉事业小有成就,但还没到暴富的程度。真正让阿辉发家致富的是房地产和股票投资。因为不管是房地产的红利还是股票的大涨,都被他赶上了。
现在一些朋友,经常在谈笑中说起:“如果在2008年把房买了就好了……”
而阿辉就是那个在2008年把房买了的人,而且买的不止一套。
2015年,深圳房价迎来了暴涨潮流。阿辉的资产也随着房价的一路飙升,不断翻倍。
后来,阿辉又参与了股票投资,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阿辉在这里奉献了30年的青春,也在这里实现了人生的梦想和财富的积累。
不可否认,上个世纪末的深圳,充满了时代红利和致富诱惑。
深圳的变革,是世界大都市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而阿辉,则是千万个奋斗在大都市的人群的一个缩影。
下个30年,机会在哪里?
今天,深圳再一次成为中央的宠儿。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这给深圳的二次腾飞插上了翱翔天际的翅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有利于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有利于更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
深圳在过去的40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个南海边的小渔村变成了几千万的超级大都市,而且在科技、生物、医药等诸多方面成为全球领先的城市。
过去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在经济方面也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18年GDP 全国第三,人均GDP 全国第一,相较大湾区规划而言,整体超市场预期。
接下来,这份《意见》,到底蕴含着哪些机遇和看点?又将给深圳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看点1:先行示范区
“先行示范区”的定位不同于当年“先行先试的特区试验田”定位。
这意味着深圳的制度创新改革不仅仅要符合深圳的实际,还要将相关做法在全国进行推广,以点带面推动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深圳特区是以市场为基础,在改革开放以来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领先的大多是金融、科技领域里的民营企业。这意味着,深圳的创新更具有市场性、制度性、全面性、和可推广性。
看点2:建设5G、人工智能
《意见》指出,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
深圳的定位是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在高科技企业孵化、空间优化聚集、文化创新、人才引进方面一直都有改革创新的动作。
上半年国内各个城市GDP数据相继出炉,深圳以增长7.4%的增速继续领跑一线城市,高度市场化的体制优势和多元自由平等的文化优势,是推动深圳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关键因素。
看点3: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
《意见》指出,支持深圳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深圳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
深圳是一座因人气而旺、因人才而兴的城市。这意味着,未来深圳要成为世界精英人才聚集地。改革开放40年,深圳之所以取得好成绩,核心也是在于人才。
看点4:完善创业板 推动注册制改革
《意见》指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
过去和香港相比,深圳在金融方面短板比较突出,这意味着深圳金融将引来新的活水,资本市场或将迎来重大改革。
中美贸易战的另一个核心领域就是货币,美国之所以在全球领先,最重要的就是美元充当了世界货币。《意见》的出台将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看点5: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
《意见》指出,支持深圳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深圳的国企改革将会是全国的示范中心。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意见》出台后第二天,深圳国有企业的股票出现了大批量涨停现象。
看点6:大湾区合作
《意见》指出,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探索完善数据产权和隐私保护机制,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
过去,由于深圳在金融科技方面与香港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以至于深圳在粤港澳城市排位中一直处于尴尬的地位。
这次将更加明确了深圳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引领地位,未来深圳全面超越香港、带动粤港澳的发展也不是没有可能。
看点7: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意见》指出,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与人才住房制度。
对于在深圳打拼的人而言,买不起房是最大的痛点。深圳房价的矛盾在全国也是最突出的。
这对于深圳留住人才、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非常不利。所以,中央绝对不会置之不理,以后将会大力提倡建造保障房、安居房为主,而不是商品房。
看点8:支撑教育体制改革先行先试
《意见》要求深圳提升教育医疗事业发展水平。支持深圳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扩大中小学教育规模,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此外,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体系,放宽境外医师到内地执业限制,先行先试国际前沿医疗技术。
深圳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短板:医疗和教育。
在211、985名校、三甲医院的数量排名中,深圳远远落后其他城市,所以这两方面将是深圳未来着力发展的重点。
普通人如何把握机会?
站在今天看前人过去30年的变化,最值得深思的是30年后,我们又将如何看今天自己的选择?
古语有曰:顺势而为,投资就是投国运。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经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风口来了,普通人又该如何把握机遇,顺势而为?以下三点变化很明显:
1)中国房地产黄金时代结束
这一次,《意见》中没有把房地产作为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中心。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心,绝不以房地产为抓手。
虽然,深圳是全国住房矛盾最突出的城市,但房价再继续飙升也不太可能。
一方面, 安居房、保障房、人才房、商品房将是未来深圳住房改革的保障体系。
另一方面,发展产业将是支撑住房的关键有力方式。只有把产业发展好,人均收入提上去,才不会导致住房崩塌的问题发生。所以,产业发展可以是重点关注的领域。
2)产业发生大转移
企业层面,从房产时代转向实体经济!
资产层面,从房产投资时代到金融投资时代!
中国的房地产黄金时代结束了,再想通过房地产发横财的时代过去了。
过去老百姓的80%的资产放在房地产里面,未来一定会从房地产时代转向金融投资时代。
国家产业导向哪里,我们个人投资理财的方向就应该导向哪里。
在发布文件之后,深圳的房地产比较平稳,少数还有下降的趋势,没有出现暴涨。而在全球股市下跌的时候,中国股市依然很坚挺。
这传出了信号:中国老百姓的投资正在从房地产领域转向金融投资领域。
3)股市热点转移
1、从蓝筹白马向蓝筹成长转移。
2、从消费、金融行业向科技、健康行业转移。
3、从主板向创业板、科创板转移可能性很大。
最后总结几点启示:
1、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深圳仍然是未来投资的重点。
2、居民财富重心应该从房产转向金融资产。
3、资本市场投资重心从价值转向成长。
4、投资行业重心从消费金融转向科技健康。
5、住房不炒是根本,做好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