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许大丫 | 来源 大丫的分享手册(ID:gh_5ab28274c3ac)
自我今年5月份辞职离开地产圈以来,收到许多来自亲朋好友的关心,今天一文,我想梳理我的近况和人生新规划,回馈朋友们的关爱
我叫许春燕,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硕士,毕业后我来到深圳,加入了房地产行业,成为一名研究策划师已有3年
我全身心投入工作,2017年,在整个团队的努力下,深圳最大的购物中心开业,成为行业内的轰动事件
2018年,我加入一家香港上市房企,薪资满意,工作稳定,我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原以为我会在这里默默耕耘,开启新的生活阶段
然而,让所有人意料不到的是,我选择离开了熟悉的工作岗位……
01为什么离开?
房地产是一个高速快周转的行业
2018年可以说是房地产的冬天,从泰禾、绿地、华夏幸福到新城、碧桂园等房企纷纷传出缩紧编制甚至裁员的消息,那段时间地产行业人心惶惶
年底,我所在的公司也实施了“人才优化”,坐在隔壁办公室的几位“高龄”员工陆续收拾行囊离开,而所谓“高龄”,他们也仅仅是40~50岁的中年
房地产是传统行业,因员工数量众多,往往进行着严格的标准化管理
我就在一个小小的岗位上成为一颗螺丝钉,按照集团既定的标准化重复同样的工作,从一个项目的市场调研到写研究报告、改报告、汇报报告、跟进项目,又到另一个项目的市场调研......
典型的朝九晚六,加班少,朋友们都羡慕不已。只是,我在工作中的创造性越来越少,主动性越来越差
我才27岁,硕士毕业,而大型房企倒闭的可能性又微乎其微
我完全可以选择继续做一颗螺丝钉,随工龄增长晋升为一个中层管理者,而这里的工作,近几年也能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兼顾家庭
然而,让我焦虑的是
我曾经的斗志和激情呢?
大家眼里的“稳定”和一眼望到头的人生是我想要的吗?
待我40岁,被公司淘汰的那个人会不会是我?
我迫切的想改变......
02为什么是保险?
首先,我是一个认同保险的人
本科学习过金融学专业,《保险学》是必修的专业课之一,我一直认同保险,也清楚的知道保险是一个很好的家庭保障金融工具
其次,我是一名重大疾病患者家属
去年,我母亲手术切除恶性肿瘤(癌),在我请假全程陪同照顾母亲的期间,见到了各式各样的无奈、冷漠、痛苦、离别和一无所有,这些家庭和我们一样,谁也不曾预料到灾难的到来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深刻意识到,我们的小家是如此的脆弱,只要任何一个成员的一场病,就足以摧毁这个家庭
这件事情也迫使我冷静下来,好好考虑我的家庭风险
我们的小家庭可以说是上有老、下有小,兄弟姐妹还需要帮扶,负债大于存款,身边能借钱的亲戚朋友也非常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到通过金融杠杆转移家庭风险
而在这个市场里,能解决我的恐惧和焦虑的金融工具,唯有保险
身为顾客,我也走了很多弯路
学过《保险学》,我也勉强算半个专业的消费者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为了给家庭配置保险,我混迹各种保险论坛 / 知乎......看各种保险相关的公众号
我找了10几个不同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到保险公司参加培训,甚至扒开合同,研究保险合同条款
自此,我陷入了保险产品对比的大坑,我内心有无数的问题
而我在抛出这些问题和保险合同截图,向保险代理人刨根究底的时候
我得到的回复是:“我们是大公司,那些小公司的产品你就别看了”
朋友评价我是非常处女座的保险消费者,要求的是极致的性价比
花了3个月,啃了几十份保险合同,终于决定要买的时候,我才发现,握在手里的那份年度亚健康体检报告,早已让很多保险公司对我关上了门
我早就失去了在市场上比来比去,挑选保险公司的资格,我只能默默祈祷哪家公司能够接受我的亚健康状态,让我正常承保
2019年1月,我被保险公司温柔的拒保
3个月,10几个保险代理人,几十份合同!我了解的仅仅只是一个保险种类(重大疾病保险)在市场上的很小一部分产品
而对于寿险/意外险/医疗险/年金险/万能险/分红险/财产险……以及保险所涉及的健康告知、核保、投保、理赔、法律等相关知识,我还一窍不通
我不得不承认,保险真的有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确实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
我们去医院看病并不会怀疑医生开的药是错的,却总是很担心保险代理人推荐的产品是不是靠谱?
在中国保险市场上,销售人员的总体素质、能力以及过去太多因销售误导产生的理赔纠纷案件,我们确实无法放心的把家庭的那把保护伞交出去
那么,在国外,他们又是怎么买保险的呢?
03为什么是保险经纪人?
以英国为例,
英国伦敦是保险的发源地,英国共有357家寿险公司,925家非寿险公司,英国人普遍有较强的保险意识
2016年,在2720万个家庭中,每个家庭至少有8张保单,其中家庭财产保险/汽车保险/房屋保险/健康保险/寿险/年金险占比较高
在英国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往往通过经纪人来选择和购买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大约90%的人寿和养老保险都是通过来安排
这些保险经纪人是受过专业教育的专家,他们精通保险法和业务,有能力推荐最符合当事人需求的保险产品
那么保险经纪人和我们日常接触的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员又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保险法》的定义:
说人话:【保险经纪人】是中介服务人员,是站在投保人角度,帮助投保人从众多保险公司中选产品,与保险公司沟通、协商甚至撕逼的人
说人话:【保险代理人】是站在保险公司角度,帮保险公司销售产品的人
试想,如果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个人:
①他受过保险的专业教育,有较好的专业基础
②他熟悉市场上大部分的保险公司和产品
③他能够站在我的立场,根据我的需求,客观、中立的从市场中为我挑选性价比高且适合我的产品
④他能持续的为我服务,让我的疑问得到专业的解答,有能力持续维护我的利益
⑤最重要的是,我通过他买的保险跟其他任何渠道买的价格一模一样
这样的人,我想,我自己也会放心的将我的家庭保障交给他打理
我选择进入保险行业的初衷,就是需要一个平台,能了解市场上大部分的保险产品,能够学习核保/理赔/法商的知识,能让大家买到更适合自己的产品
显然,保险代理人并不适合我,每个人的家庭情况不同,需求不同,保险观念不同,预算也不同,我怎么能用一款产品去满足所有的客户呢?
我带着这样的想法,在很好的时机,遇见了我的引荐人……
04为什么是明亚保险经纪公司?
我的引荐人叫张月,她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金融学硕士,是她帮我解决了我的保险
基于我的身体状况,她推荐我同时投保了三家保险公司,结论是:一家下了全面体检涵,一家温柔的拒保了,只有最后一家同意正常承保
当那份纸质版合同寄到我手里的时候,我认真阅读了这份合同,翻开最后一页的健康告知,我过往所有的已知健康问题都在合同里写得清清楚楚
拿一份这样的保险合同在手里,我知道我的重大疾病有保障了,至少不会拖累家人,未来出现理赔纠纷的概率几乎为0,我内心感到特别的安心和踏实
也是通过张月,我认识了明亚保险经纪公司
在保险经纪行业,这家公司有“三大”标签
1—行业老大哥
2004年成立,国内第一家从事个人寿险业务的保险经纪公司
2—业界口碑王
以“专业”著称保险行业
3—产品收割机
签约寿险公司67家,财产险公司48家,在售产品上千款
在我加入明亚之后,我才知道我的团队有“华南最高学历团”之称
这些优秀的同事是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暨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本科、硕士及博士们
他们来自律师/财务/医生/房地产/金融/教育等各个行业,组成了一个学霸级别的保险经纪人团队
他们在这个行业的发展之路及对明亚的认可,让我更加坚定,我加入的是一个正确的团队
05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相信每个人身边都有多位兼职或全职的保险从业人员
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且淘汰率如此高的行业,凭什么客户不选择自己的亲朋好友,而选择我呢?
将心比心,我自己也曾是一名挑剔的保险消费者,我想,我会愿意将我的家庭保障托付给什么样的人呢?
1. 她应该是个靠谱且有责任感的人
一个保险经纪人,需要对接的保险公司多达百家,要了解的产品上千款,对梳理、整合的能力要求较高
在健康险的筛选中,针对客户各式各样的亚健康状况,不排除很多人为了避免麻烦,都会选择不进行如实告知或误导客户不告知
在销售人员轻松的拿走提成后,其实给客户留下了巨大的理赔隐患
未来,当家庭真正发生风险时,保险公司很可能因此拒绝赔付,这对一个家庭来说,将是无比伤痛的事
可以说,自我入行以来处理的重大疾病投保案例,至今还未遇到一个标准的健康体
针对每个客户不同的健康异常状况,我都尽量与多家保险公司沟通,研究各家保险公司的核保条件,找到过往的承保案例,让客户同时多家投保,为客户争取最好的结果
虽然这个过程很繁琐,甚至我也收到不解和抱怨,内心也很委屈,但我明白这件事的意义,就算最终没有成交,我也坚决不能给我的客户埋雷,那同时也是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上埋雷
2. 她应该是一个有能力且专业的人
在现代社会里,客户对一个经纪人的要求绝不仅仅是会营销、会卖产品这么简单
全球保险业发展500多年,中国的保险业也经历近150年的历史
作为金融业的三大马车,银行是储蓄,证券是投资,保险则是保障,保护,可以说是最有温度的金融工具
作为一名专业的保险经纪人,是在营销上,能将冰冷的法律条款转化为温暖的共情力的人,最好是半个心理专家
是条款解读、产品筛选的能手,最好是半个人工机器人
是懂疾病分析,了解核保医学的人,最好是半个全科医生
是懂法商,熟悉法律的人,最好是半个律师
是了解经济形势,熟悉资产配置的人,最好是半个经济学者……
其实,我从来不觉得‘专业’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就像一位医生/律师/教师......专业,是这份职业对我们的基本要求
而处在保险这个行业,我们却遗憾的发现,并不是每一位保险销售人员都能达到这个基本要求
3. 她应该是一个客观、中立的人
我们的团队不从属于任何保险公司,也不为任何一家保险公司代言,我们会推荐一家公司/一个产品是因为它符合客户的需求,是因为它的服务、核保等能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也许是一群高学历的人进入保险销售这个饱受误解的领域自带的骄傲吧
给我一个产品让我按照套路卖,我能做,很多人都能做,确实门槛很低
但我不想当简单的搬运工,我希望我的工作更有价值
送出去的保障是自己精心挑选比对过的,每一次满意的核保结论是我研究过的,每一次因纠纷跟保险公司的撕逼大战是靠能力赢来的……
只有这样,我才能认可自己,保持工作热情,为的是在这个行业更长久的生存下去
我在这个行业长久的生存,我的客户才不会因为经纪人离职、转行被迫中转服务,我相信这会是一个好的循环
06入行后,我现在状态如何?
一转眼我已经全职入行一个多月了
每天7点起床,12点睡觉。
如饥似渴的学习、研究,上课、听培训录音、读书、接受咨询、做方案、为客户投保,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无时无刻不在处理工作相关的事
书架上也增添了新的书目类别,觉得自己又回到当年准备考研时的状态——忙且充实着
入行至今,承蒙朋友们的信任,有10多个家庭找我咨询保险,我前后也为5个家庭送去了保障方案
这5个家庭各有特点,他们对保险的意识不同,需求不同,预算也不一样......
但是,对于每一次送出去的方案,我都慎重再慎重,深感责任重大
这是一家老小二十几年的安心和保护,我切不能辜负了朋友们的信任
也许你是我的同学、同事、朋友、亲人、师长,也许是素未谋面的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