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胡小媛 | 来源 慢钱财商微信公众号(ID:mqcs999)
这几天,被工信部将于近期发放5G商用牌照的消息刷屏了。
相比于2G、3G、4G,5G的到来显得更加振奋人心。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咱就掰扯掰扯这个原因。
2019年刚好过半,距离华为在2013年预告的2020年用户会享受到20Gbps的商用5G移动网络时间基本吻合。
5G时代真的要来临了,其实从孵化到官宣,它已经走过了整整10年的岁月。
1
十年磨一剑 砺得梅花香
前段时间,“海思”18年的苦行僧专研,一朝之间“备胎”转正,力挽狂澜。
5G亦是如此,昨天的布局决定今天的战局。
早在2009年,华为就已经展开了相关技术的研究,并在之后的几年里向外界展示了5G原型机基站。
此后接下来的7年里,包括日本、韩国、欧盟、芬兰、美国等的NTT DoCoMo、三星、Metis、Ericsson、Nokia、诺基亚、高通在内的各国科技领头机构纷纷开启了5G研发赛跑大战。
最终,在2016年11月17日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国际无线标准化机构3GPP第87次会议上,华为凭借59家代表的支持,以极化码(Polar Code)战胜了高通的LDPC及法国的Turbo2.0方案,拿下5G时代的话语权。
2019年4月,华为与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国网南京供电公司成功完成了业界首个基于真实电网环境的电力切片测试,这同时也是全球首个基于最新3GPP标准5G SA网络的电力切片测试。它标志着5G深入垂直行业应用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这个耗费多年心血精心研发的5G,到底与2G、3G、4G有什么不同呢?
在我看来主要有三点:
一是传输速度快、容量大。
无论是传输容量还是传输速度,5G都比4G有着巨大优势。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10Gb,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
比如,一部1G超高画质电影可在3秒之内下载完成。5G性能的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
二是衍生多种智能化生活场景。
除了快和多,5G进一步的影响就是随之衍生出来的高科技领域场景。
比如,用智能终端分享3D电影、游戏以及超高画质(UHD)节目。
比如,中国银行的“5G智能+生活体验馆”,开启了银行业售价深度融合5G元素和生活场景的智能网点;以及建行将在本月底开业的“5G科技无人银行”。
5G的新特质给与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它衍生出新的信息和新的环境,改变绝不仅仅限于此,智能时代指日可待。
三是主导权不同。
在早年的2G时代,中国在移动通信技术方面的发展完全没有一点存在感。
2G技术由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制定,专利分布的公司主要是诺基亚、爱立信、MOTO领衔,西门子,阿尔卡特,飞利浦,微软;其中诺基亚+爱立信+MOTO约占70%以上,诺基亚约占35%。中国的企业在哪里?没看到过。
到了3G时期,中国终于算得上参与者了,但在其标准的制定中,仍然没有任何话语权。
直到4G时代,中国绕开美国高通专利的掌控,与欧盟联合研发,在4G标准的制定中共同成为最大赢家,美国意外落败。中国才真正在一定程度具备了与欧美发达国家鼎足而立的地位。
而这次的5G,制定标准完全是掌握在中国自己的企业手里,那就是华为。
2
真金不怕火炼
众所周知,今年来,华为频繁受到以美国为代表的其他国家以安全等为由的恶意打压。禁止华为参与其5G网络的建设,试图全面封锁华为5G建设业务。
即使受到各种不公平待遇,华为依然逆流而上,全力发展5G海外业务。任正非在答国内记者问时说过:华为5G业务不会受到影响,别人至少两三年肯定追不上华为。
报告显示,在全球众多著名公司提交的专利数排名中,华为公司去年全年共申请了5405件专利,排名全球首位,比排名第二的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2812件)和第三的美国英特尔公司(2499件)申请的专利总数还多,一举打破了以往由美、英、日垄断的前三位置。
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发布的全球5G核心必要专利数排名显示,华为专利数排名第一,高达1970件,比排第二的诺基亚高出33%。
事实证明,强硬的底气是有过硬的实力支撑,绝不是空喊口号。
也正因此,美国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的控制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他们目前的5G服务技术分分钟可能被华为吊打。如果不限制华为,美国5G基础网络的半壁江山可能会被华为以领先的技术、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而占领。
中美贸易战的背后,说白了就是美国因为华为失去了在科技信息之争中的主导权和控制权引起的,因为不可控,所以才要想方设法打压。
3
博弈背后
主导了5G的制定标准就意味着将通向未来的钥匙握在了自己手中,谁掌握了移动通信标准的制定权,谁就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更处于有利地位。
5G成为世界标准可以大大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与国际地位,而华为正是5G标准制定的引领者和主导者。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美贸易战的发生其实是注定的,偶然绝对是不可能偶然的,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因为中国不可能一直忍痛挨打,而美国的霸权主义就是一旦控制不了就恶意打压。中国没有退路就只能奉陪迎战。
之前4G标准的制定权中,美国的企业和政府都没有从4G的推广中获利。
而这次的5G,美国怎能再次甘愿落后?即使他们的技术确实落后于华为,即使5G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全人类的信息科技发展而做贡献。性质就像之前外媒质问美国政府是不是中国人发明出致癌药物了也是危害公共安全一样。
所以,从中兴到华为,再到大疆,美国是处心积虑打压,一刻不消停。
历史再次证明了移动通信标准的制定绝不仅仅是企业之竞争,而是国家之博弈。
正如任正非说的一样,不反对把华为比作网上流传的那驾烂飞机,美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使华为受了伤,但是烂飞机还能安全飞回来就证明它的核心部位没有被摧毁。不用华为才是美国人最大的损失。
就在昨天,受国际贸易局势影响,美国科技巨头股价集体重挫,一夜醒来,Facebook、苹果、亚马孙、奈飞和谷歌市值共计蒸发1万亿元人民币。
目前局面是,中国没有退路,美国同样也不好过。
这场博弈,背后到底博什么?
科技是未来世界第一生产力。
从人口、经济总量、GDP、工农业生产力等一些宏观层面来看,中美两国各自有优劣势,似乎胜负难分。但是人口的数量不能代表人才的数量;经济占比、GDP发展速度也可能含有泡沫成份;工农业产量也只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而科技可以培养人才,拉动经济,加强生产力,博弈最终的核心是科技之争。
要想要在未来竞争激烈的国际化发展中不落后,靠的不是庞大的人口数量,也不是刀枪炮火,更不是热血情怀,而是高科技的主导权。
4
任重道远
尽管华为是国内最早进行5G研究的企业,目前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但如果一直仅靠华为一家企业抗衡欧美国家恐怕也是亚历山大。科技主导的时代就是技术不断迭代进步的时代,要保证一直引领的主导权,必定少不了持续性的创新和进步。
如何创新进步?
一是团结。
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发挥我国通信产业的全体力量,共推动5G在商业领域的应用。
不仅对内,对外也一样。中国对外原则一直都是“走出去”+“引进来”,拥抱友好,合作共赢,绝不搞霸权主义。就算你谷歌不给我用,我华为依然愿意给你用。开放的态度,宽广的胸怀既彰显了大国素质,也是吸引人才,创造机会、合作共赢的前提。
二是人才。
5G技术的出发点是为了推进移动通信技术更进一步发展,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
人才也一样,一名中国物理学家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搞科研他都值得去尊崇,去爱护,去培养。
如果,为了所谓的爱国情怀,鼠目寸光,盲目排外,恶意打压,伤及他国的同时也自我损失。
过去几十年以来,中国在倡导“走出去”的同时也一直在坚持“引进来”的外交策略,这不仅包括引进国外优质人才,也积极拥抱海外华人的回归。
深圳前不久为了引留粤港澳大湾区高端人才,出台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享受15%个税优惠政策;还有杭州、重庆、郑州、青岛、宁波等城市也开始了“抢人大战”,只要大专毕业,35岁以下,有社保就可以落户。这说明人才的稀缺性和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据Wind、恒大研究院统计:
我国有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14亿人口),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4亿人群);劳动力资源近9亿人,就业人员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有1.7亿,每年大学毕业生有800多万。这其中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使得近年来中国在产业创新,基础科学等领域逐渐取得重要进展。
看到进步的同时,我们应该也要正视存在的不足。
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背后,想要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绝非简单的发展策略就能解决。任正非说过,中国人喜欢砸钱来解决问题,但是芯片的研发,5G的发展不是砸钱就可以的,它需要砸的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化学家等高科技人才。
而如何培养出更多高科技人才?我想砸钱应该是不够的,毕竟我们已经砸了这么多年的钱了也没见多大的效果,所以未来可能需要砸点别的,比如教育方式,比如全民思想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