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城商行、农商行等区域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比较高,给我推荐一款呗。”有朋友跟生财君问道。要放在以前还比较好推荐,在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为主的年代,基本上能秉承谁的预期收益率高就推荐谁的原则,因为那会儿还有隐性刚性兑付的存在。但随着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不断推进,预期收益型产品逐渐被净值型产品所取代,刚性兑付也将不复存在。
在这样的环境下,区域银行也是时候展现真正的实力了。那么,究竟区域银行的理财能力如何呢?
日前,普益标准发布《区域银行理财能力分省份排名报告(2019年2季度)》显示,从发行主体类型来看,2019年2季度,城市商业银行的产品存续数量为34523款,环比减少1.35%,存续规模为4.56万亿元,环比增加4.35%;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商银行、农信社、农合行)的产品存续数量为25302款,环比减少4.66%,存续规模为1.65万亿元,环比增加17.02%。
从认购对象来看,2019年2季度,城市商业银行存续个人非保本理财产品22606款,存续规模估量为3.64万亿元,在城市商业银行非保本产品存续规模总量中占比约为89.70%;城市商业银行存续机构非保本理财产品1199款,存续规模估量为0.24万亿元,在城市商业银行存续规模总量中占比约为5.86%;城市商业银行存续同业理财产品603款,存续规模估量为0.18万亿元,在城市商业银行存续规模总量中占比约为4.44%。
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商行、农信社、农合行)存续个人非保本理财产品13770款,存续规模估量为1.05万亿元,在农村金融机构非保本产品存续规模总量中占比约为85.08%;农村金融机构存续机构非保本理财产品474款,存续规模估量为0.05万亿元,在农村金融机构非保本产品存续规模总量中占比约为4.21%;农村金融机构存续非保本同业理财产品257款,存续规模估量为0.13万亿元,在农村金融机构非保本产品存续规模总量中占比约为10.71%。
“2019年第2季度区域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小幅下降,而存续规模有所上升,表明区域银行理财在产品结构调整中节奏尚好。” 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表示,同时,在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持续深入的大背景下,不同于全国性银行理财余额持续下降,区域银行理财余额出现回升,反映出区域银行理财能力的不断加强。
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报告指出,从区域银行市场来看,各省区域银行理财业务竞争愈发激烈,资源进一步向头部集聚。大型区域银行中,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已经获得了理财子公司的筹建批复,理财子公司的多项监管红利有助于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实现市场竞争力的飞跃,也充分展现了监管层对于中小银行发展的鼓励与支持。其余大型城商行均有积极布局净值型产品,加强在投研能力、人才团队和系统等方面的建设,为理财子公司及产品转型打下基础。
截至目前,在拟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城商行中,还有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上海银行、徽商银行、青岛银行、重庆银行、长沙银行、吉林银行、成都银行和甘肃银行等13家银行等待监管批复。
整体来看,资管业务发展较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更大的区域性银行更容易在较短时间内获批。与此同时,2季度发行理财产品的区域银行有377家,较1季度减少了20家。在业内人士看来,小型银行的退出将促使区域银行资管业务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实力较弱的区域银行份额占比继续下降,一部分区域银行已经放弃开展理财业务并退出理财产品发行市场,转向传统的存贷本业或是代销业务。具体来看,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山东省区域银行的理财能力仍占据优势,且受头部效应影响,其相对优势进一步加强,四省区域银行在理财能力百强名单中共占据了总榜单的39%,较2019年1季度上升了5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百强银行进一步向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头部区域集中,竞争加剧。”魏骥遥表示,“这些区域由于经济更为发达,广阔市场与激烈竞争并存,促使当地银行需要迅速适应监管环境的变化,推动理财业务加速发展。与此同时,其他地区的区域银行由于经济发展稍慢、竞争程度偏弱,其理财业务在整体监管环境收严、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多采取谨慎转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