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纳问题一直都是纳税人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什么是社保缴费基数呢?社保缴费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一般来讲,它的参照标准是职工上一个社保年度的所有工资性收入的月平均额,包括每个月发的工资、年终奖、津贴和补贴等。
就比如我们2018年的社保缴费基数就是指我们在2017年7月-2018年6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的月平均额。社保基数每年确定一次,且一旦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
不过,一般来说,工资越高、社保的缴费基数也就越高,反之亦然,但是,对于收入过高或过低的人群,还相应地设定了缴费基数的上下限:职工上一年月平均工资低于下限的,以下限作为缴费基数;高于上限的,以上限作为缴费基数;月平均工资在上下限之间的,则按本人实际工资收入确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除了社保缴费基数之外还有一个社保缴费指数,社保缴费指数就是根据缴费基数来确定社保缴费的百分比,通俗一点就是就是缴纳的倍数或者是缴费档次。目前全国大部分地方对于缴费指数有三个通行的标准,即最高的300%,中间的100%,最低的60%,像北京等地还有40%的。这里300%的与60%的相比,在同等缴费基数的情况下,其缴费金额相差了5倍,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养老金只有两三千,有的人有上万元的根本原因。单位在岗职工的缴费指数一般是由用人单位决定后报社保局备案,灵活就业人员可根据社保部门公布的缴费方案进行自主选择,一般每年可选择一次。
企业社保缴费基数与工资要一致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12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所以,严格来讲,企业社保缴费基数与工资是要一致的,除非你的工资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下限,或高于当地规定的最高上限,那才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形。
社保缴费基数与工资要一致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1、企业需要注意:
1)如实申报社保缴费基数。随着2019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社保新规,社会保险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缴费基数将逐步做实,企业少报基数的想象必将成为过去。
2)及时足额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未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公司将承担巨额的滞纳金,公司及相关负责人也将入“黑名单”。
2、员工需要注意:
1)关注自己的社保缴费情况
2)切记不要为了眼前利益,签订自愿放弃投保的协议
有些员工想着社保当下好像也用不上,要是换成现金,每个月工资还可以多拿些,就跟企业签订了自愿放弃投保的协议。虽说当下工资确实增加了,但从长远看,对其影响那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