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率的正确计算方式
利率是有很多种计算方式的,不同计算方式结果完全不同,相互之间是不能套用的,利率的计算方式都是来自于还本付息的方式。
比如等额本息就是每个月的还款金额都是一样的,这种方式是在最常见的还款方式,房贷中基本就是这一种,信用卡也经常使用。那么本题中就是使用的这种方式,借的总额是5万元,但是每个月的还款金额都是4950元。那么代进计算器后,自然得出结果:33.1%。这个就是你的真实利率。
还有一种方式是到期一次性支付本金,这种方式是私人之间常用的,比如和朋友借了5万元,期限12个月,到期之后一次性支付59400元,其中本金50000元,利息9400元,那么这个利率就是18.8%(=9400/50000)。
在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的方式中利率是比等额本息要低很多的,为什么?(尽管59400=4950*12)
看起来支付的总额都是59400,那么为什么利率完全不同,每个月都同等金额的还款方式的利率要比到期一次性支付本息高那么多?
那是因为在你每个月都偿还相同金额的时候,你已经偿还了一部分本金,所以已经偿还的本金是不应该再次计算利息的。
但是在实际中,很多机构就混淆了这个东西,或者是误导了客户,明明是每个月偿还等额的金额,应该按照等额本息的计算方式计算利息的,但是却用的是一次性到期还本付息的方式来计算利息,比如在本题中,对方肯定和你说利息/手续费率是18.8%,而且告诉你计算过程就是:(4950*12—5000)/5000=18.8%,但是这个计算过程是一次性偿还本息的方式。所以这个就是一种误导。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先计算好实际的利率再做最终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