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代藏东农行人的付出与努力,当前,农行昌都分行各项贷款余额134亿元,是成立之初的61倍;存款余额突破203亿元大关,是成立之初的183倍。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农行昌都分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82.05亿元,扶贫贴息贷款19.12亿元。截至2019年5月末,涉农贷款余额67.70亿元,扶贫贴息贷款余额达29.75亿元,分别占全行各项贷款的50.98%、22.40%。在这一笔笔贷款中,最直接受惠的就是农牧民群众。
惠农贷破解贷款难问题
想要做点小生意,手里没本钱;想买农机具,家里的钱不够……难倒了不少生活在农牧区的老百姓。面对这些困境,农行昌都分行创造性地开展“3+2+N”流动金融服务,提高基础金融服务延展性和可得性。
同时,在不断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金融服务上下功夫,落实各项脱贫攻坚政策,加强政策制度学习培训宣传,进一步打通政策传导“肠梗阻”。为此,农行昌都分行推出了“精准扶贫贷款证”贷款、“钻金银铜”“四卡”贷款、“惠农e贷”等系列信贷产品,实施一户一策,量体裁衣,以提高产品覆盖率和贫困人口融资可得性。
这些产品的共同点是贷款门槛低,只要符合“人品好、信誉好”等条件,就可以申请贷款。而且利率也低,农牧民贷得起也还得起。一系列惠农贷的推出,破解了老百姓贷款难问题。
坐落于怒江江畔的左贡县东坝乡军拥村,全村共54户,297人,精准扶贫户15户,目前全村贷款户数达到了51户。今年52岁的扎西次邓是该村村民,家中8口人,一直以来生活困难,空有发家致富的梦,却使不上力。农行昌都分行的工作人员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为其发放贷款。
不到一周,扎西次邓就拿到了贷款。有了钱,扎西次邓购买了农机具,做起了小买卖,很快就脱了贫。由于他信用好,每次都会提前还款,因而已经拿到了银卡。“只要信用好,就可以申请金卡、钻石卡,能贷到的钱也会更多,那样我就能做很多事了。”扎西次邓一脸笑意。
与此同时,农行昌都分行金融服务建档立卡户覆盖面不断扩大。2016年以来,累计对有致富愿望、有劳动能力且符合信贷准入条件的31033户农牧民家庭发放5万元以下“两免”到户扶贫贷款12.52亿元。
贷款政策让企业路子越走越宽
不仅是老百姓,就连企业也在农行的各类优惠政策下,路子越走越宽。其中,走出大山的产业品牌达美拥便是最好的例子。
由康巴汉子洛邓牵头建设的芒康县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主打的“达美拥”系列红酒产品也渐渐走出了大山,成为了享誉区内乃至全国的西藏品牌。成立之初,该企业是一家年产不足10吨的小酒厂,厂房不大,工人也不足10人。
盐井当地葡萄酒酿制历史悠久,加之该企业原材料使用芒康纳西乡当地生长的一种名为“黑珍珠”的野葡萄,酿造的“达美拥”干红葡萄酒品质卓越、口感甘醇,逐步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同时也引起了自治区政府和当地农业银行的注意,芒康县农行更是一直关注该企业的发展,并于2012年对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后与企业对接向其发放了400万元的小企业简式快速贷,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外来的“第一桶金”。
2016年产业扶贫工作铺开后,芒康农行了解到该企业有扩大生产规模的需求,便积极对接,一方面通过发放产业贷款使用优惠利率减轻该企业融资成本,一方面通过扶持该企业的发展让该企业带动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2017年,向该企业发放了扶贫产业贷款3000万元。
目前,在自治区各级政府和农业银行的帮扶下,该企业业绩不断创新,已成长为昌都乃至全区的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