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张清读大二,专业是摄影,所以业余时间会接点跟拍的工作,加上奖学金,她渐渐地有了自己的“小金库”。
2013年之前,“把钱存到银行”是张清仅有的一点理财观念。眼看着小金库一点点的变多,里面的钱只能躺在银行里,利息极低,连通货膨胀都跑不过。
张清寻思着怎么才能让钱生钱。此时的张清出门也很少带现金,支付宝扫一扫成为常态。而就在那一年,她周边的朋友都用起了余额宝,当时的七日年化利率为3%。就在第二年,余额宝的七日年化利率为达到了6%。
张清算了一笔账,七日年化收益率是最近7日的平均收益水平,也就是说如果一年内保持和最近七天相同的收益情况,6%是一年的收益。
如果将手中的2万元转存到余额宝内,一年就是1200元的收益了,一天大概有3元的收益。对于此时的张清来说,这是一笔“巨款”了。
张清把钱放到余额宝中,每天都可以获得相应的部分利息,还可以随用随取。在余额宝中存了2万,每天起来看收益成为了她一大乐趣。
可以说,余额宝改变了张清的理财观念,打开了新的理财世界,钱生钱是真的存在的。
余额宝年化率跌至冰点
六年时间过去了,余额宝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一步步的创新低。
2018年2月1日起,天弘基金便调整了关于余额宝的服务规则,设置余额宝每天的申购总量,在当天购完为止。
如今余额宝早已取消额度限制,回归原始模式。截止到7月17日,余额宝的七日年化率跌到了2.05%。也就是说,同样的2万元,一天的收益也就1.1元。创下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的历史新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6月CPI同比上涨2.7%,而余额宝的2.05%的年化率连CPI也跑不过。
余额宝是否跌到了冰点?是否会接连跌下?一个个问题被网友抛了出来。各种猜猜甚嚣尘上。但余额宝年化率持续走低是可以预见的。
业内人士分析,货币基金利率受市场资金情况波动,不仅余额宝,其他货币基金收益率也在下滑。
据澎湃新闻报道,资金充裕导致的短期利率下行是近期货币基金收益下行的主要原因。长期来看,央行稳健货币政策基调未变,当市场利率的逐步触底回升时,这也将带动货币基金收益率“回暖”。
闲置的钱该去到哪里去
余额宝跌至冰点,货币基金收益持续下行,对于保守稳健的投资者来说,闲置的钱有该去哪里呢?
你可以合理配置自己的手上的余钱,你可以选择微粒贷中的理财通平台,这个平台中的货币基金和余额类似,目前来看,会比余额宝的利率要高一点。
货币基金资产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是一种风险极低的理财产品。从历史表现来看,货币基金虽然不保本单亏损的情况极少发生。而理财的风险略高于银行储蓄。
如果你手中的钱暂时用不到,可以了解下支付宝中的定期理财产品,有不同期限的封闭性理财平台,这种产品虽然不保本,但风险极低。从历史兑付记录来看,本金均没有出现亏本的情况。
最近一段时间,货币基金、银行理财收益持续下行,但是大额存单的收益率却在持续走高。作为一般性存款,大额存单比同期限定期存款有更高的利率。一般来说,大额存单是20万起存。
大额存单的期限较多,包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8个月、2年、3年、5年。在利率方面,各银行1年期以上的大额存单中,利率最低上浮幅度都为50%。像是光大银行,20万起购,1年期的利率是2.25%,3年期的利率是4.13%。
(本文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