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中美贸易战为主的全球贸易纠纷此起彼伏,美联储在2018年12月24日以最后一次加息结束了全年的货币政策操作,美股在见顶质疑声中度过了大幅波动的一年,中国则股熊债牛冰火交加,新兴市场危机似乎山雨欲来。
然而进入2019年,政策正在发生反转。二月份以来降息潮席卷全球。各大经济体呈现出体前所未有的“默契”。
印度“扛鼎”,不期而至的全球降息潮
2019年2月7日,印度打响了降息“第一枪”,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6.25%。随后埃及、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牙买加、巴拉圭、尼日利亚等国家央行也开始降息。4月4日,印度央行再次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6%。
马来西亚央行于5月7日将隔夜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菲律宾央行则于5月9日把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5%,为2016年以来首次降息。
新西兰是首个降息的发达国家。5月8日,新西兰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1.5%,为新西兰历史最低。澳洲联储也跟随新西兰脚步,于6月4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1.25%,为历史最低水平。此次降息也是澳洲联储2016年8月来首次降息。
6月6日,印度央行再度出手,不仅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5.75%,还明确将货币政策立场调整为宽松。
7月2日,澳洲联储再次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1.00%,这是澳央行继6月份之后连续第二个月降息,1%的利率水平再创历史新低。据悉,此举意在刺激经济增长从而拉动失业率下滑与工资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本年度美联储并未加入降息大军,但市场对其预期则一直都保持乐观。美联储6月决议公布之后,市场对其7月降息的预期飙升至100%,有分析师甚至预期美联储将在7月会议上降息50个基点。
全球需求持续不振,衰退阴影随行
2019年的全球降息潮与当前的全球经济持续衰退息息相关。从各大经济体披露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都不甚乐观。尤其是全球经济发动机的美国以及日本、欧元区,都处在衰退的压力之中。
全球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跌至50.5,为2016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自2017年年中以来,该指数几乎一直在下跌。目前的下跌周期是该指数20年历史上最长的。
该指数包括消费品、投资产品(资本支出材料)和中间产品(用作最终产品投入的半成品)的采购。
从主要国家来看,美国、欧元区等大型经济体制造业PMI全线下滑。美国5月Markit制造业PMI 终值为50.5,创2009年9月份以来新低,产出分项指数终值创2016年6月份以来新低,新订单分项指数终值自2009年8月份以来首次陷入萎缩区间。
日本5月制造业PMI为 49.8。今年至今,日本制造业仅在1月、4月录得微微扩张。
欧元区5月制造业PMI终值为47.7,德国为44.3,法国为50.6,三指标均符合预期且与前值持平。其中,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的制造业PMI指数仍接近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
除了制造业指数之外,全球资金的避险情绪升温,美债收益率出现倒挂,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由于美债收益率倒挂常常被看做是经济衰退的前兆,从而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标普预计,美国在接下来12个月内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26%。
降息潮下的全球资产:股债双牛,黄金抢眼
降息潮重塑全球资产格局,不论降息是否对实体经济是否已经发生作用,但资本市场的极其灵敏,全球股票、债券、汇市、黄金等均迅速对降息做出了反应。
股市方面,美股获得支持继续走牛,欧股表现强势。标普500指数甚至于近日创出了2964.15点的历史新高,英国富时100、德国DAX30、法国CAC40等均出现大涨。
日本、中国、香港三地股市表现逊于欧美,日经225今年以来上涨6.30%,上证指数本年度上涨了19.45%,恒生指数上涨了10.23%。今年降息最大印度孟买SENSEX指数一度突破40000点,创出开市以来新高。
债市方面,降息潮下全球债市强势格局不改。德国等欧洲主要经济体的债券收益率触及历史低位,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至2%以下,与联邦基金利率倒挂。不过国内债市表现比较挣扎,五年期和十年期国债期货今年均处于震荡态势,分别微涨0.02%和微跌0.17%。
汇市方面,强美元遭遇挑战。进入六月份之后美联储降息预期渐强烈,美元指数也出现下行,并于近日跌破了年线。美元指数回调下,人命币贬值压力缓解,顽强顶住了破“7”关口,目前涨至6.80元一线。英镑、日元、欧元兑美元也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升值。
黄金则在美元指数近期走弱和全球避险情绪推动下大放异彩。6月25日,黄金价格冲破1440美元,再次创出5年新高,距离2018年低点上涨幅度达到24%,正式进入 “技术性牛市”。
原油市场今年以来表现大起大落,前四个月大幅上涨,五月份单月下跌超过10%,六月份延续下跌趋势。今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主要是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制裁以及欧佩克实施减产计划等因素所致,业内人士预计,下半年原油行情或会承压,整体呈现弱势格局。
降息潮下投资者该如何做资产配置?
随着7月份的到来,下半年正式拉开帷幕。面对全球降息潮,投资者该如何做资产配置?
对此,君信财富郭凯亮认为,降息潮昭示着全球经济仍处于疲弱状态,叠加中美贸易战呈现常态格局,参考美俄和美日贸易纠纷的发展,相信短期内中美双方很难达成彼此满意的结果,在内外部因素扰动下,预计各类政策将重回逆周期调节,以维稳为主,争取守住GDP增速6.2%的底线,实现2020年翻两番的承诺。
“从政策框架来看,三足并进:一是积极财政。通过专项债与特别国债,支持基建投资,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二是消费刺激。国家发改委等10 委在年初就印发了《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 2019 年)》,且今年在汽车消费方面政策力度很大,同时个税抵扣、地产调控等有助于激发个人消费热情;三是货币宽松。央行通过全面降准、对中小企业的定向降准、常规流动性操作等手段,保持流动性的充裕。”郭凯亮表示。
展望下半年,郭凯亮指出,不确定性主要在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演进、中国政策路径和应对、全球流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三个因素的不同演绎对大类资产的影响可能是完全相反的,这也是去年以来大类资产在“逐险-避险”模式上几次切换的原因。这样切换的结果带来了相关性的提升,增加了资产配置难度。
大类资产相关性提升反映了资产价格从分化走向共振,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波动率急剧抬升,这也是下半年需要关注的重点。
配置方面,郭凯亮建议超配黄金和利率债,标配信用债、股票、股权和海外资产,低配大宗商品。非标资产类建议持续关注消费金融、地产类、基础设施类资产类别。
具体来看,郭凯亮认为,全球降息潮下负利率回归,中国债券收益率下行空间相对较大,配置价值提升。黄金价格则受益于美国实际利率下行和实物需求的增加(全球央行增加了黄金净购买,2018年的净购买量是1971年金本位废除以来的新高),多重属性使其成为增强组合防御性、分散风险的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