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们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要求也相应提高。但是“无形中的杀手”通货膨胀却吞噬着我们手中实实在在的现金和钞票。
十年前去商场,兜一圈,1000块钱还可以买上些东西,现在,再去商场兜一圈,吃个饭,剩下的钱连一件衣服都很难拿下。家中钱不好好理,说不好真的就“30万变成20万”了。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位朋友的理财案例,希望大家能从这个案例里,学会一些理财小技巧。
首先,分析收入支出和负债资产情况:
资产:
① 自住房一套,贷款100万,未还完,正在考虑是否买商铺投资租售。
② 30万银行存款,偶尔买入银行理财,收益在3.8%上下,中间到期容易忘记再续,按天算下来就只变成2%了。
③ 投入5万那种带杠杆的黄金交易,亏损2万,所以觉得“赚钱”的投资才是最重要的。
负债:
房屋贷款余额100万,其他无负债。信用卡,从来不用,觉得还款麻烦。
收入:
夫妻年收入35万,月平均2.9万。无其他收入。
支出:贷款20年,月还款大概5700元。孩子上学、兴趣班,每月4千,生活成本加上年旅行开支,平均每个月花销在1.6万左右。
保险:
① 夫妻双方均有社保,并且各有一份大病险加医疗意外险,每年保费在2万块钱左右,保额在50万。
② 孩子有城镇的社保,附加购买了一份额度10万的大病保险。
③ 双方父母均有社保,无商业保险。
分析完,我们再来看看这位朋友的理财目标:
1. 要为孩子准备教育金,计划海外就读本科,应该何时开始储备?
2. 现在需不需要考虑养老的事儿?
朋友的家庭资产情况和理财目标,简直就是我们身边80%以上普通家庭的缩影,简单来说,就是稳定,无近忧,有远虑:
有自主房一套、收入稳定、负债水平低、无大额开销、风险承受力一般、主要考虑育儿、养老的长期规划。
但在理财选择上,这部分家庭又苦于工作忙,没有时间打理资产,投资不是存银行理财,就是“瞎折腾“误把一些高风险产品当成长期稳定的投资,造成了本金的亏损。朋友投资黄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针对朋友这部分的家庭的最大需求——为中长远规划做准备,给出了如下建议:
1. 在目前收支良好的情况下,继续优化,调整支出,扩大本金储备。
首先努力把结余率从35%提高到50%,现在每个月存13000元,如果每月多省2000元,每个月可以存下来15000元,对生活品质影响不大。
2. 对存款加大利用率,投资可靠的中长期稳健理财。
存款放在银行睡大觉是不可原谅的行为,经常忘记到期再续,更不可取。但是如果对投资没有充分了解,盲目凭感觉出手,也是绝对不行的。
就像她,有了先前投资黄金的失败案例之后,也没醒悟过来,还有意向投资商铺。她的理由是商铺整体价格低,很多地方出售还保租10年,“很适合作为中长期保障”。
买商铺这个方案,我直接就给毙掉了,贷款成本高不说,这几年,整体的实体经济下滑,尤其小商铺,卖给你时候,说售后包租10年,很多地方租了不到一年,就不在承诺了,关键是商铺买后,同样成本住宅房子飞涨,而商铺就是死活不涨,这块投资,性价比低到尘埃里。
而根据朋友这种目标是解决长期财务问题,但又没时间、没专业判断能力打理的情况,我建议她可以选指数基金定投,和教育金规划两步走。
教育金:怎么给孩子更好的保障,我是这样做的:
基金投资,建议选择指数基金。方式上:定投,频率上:一个月一次。
教育金安排,是为了给刚需孩子教育,一个安全保底的方案。
为什么建议投资指数,投指数是投资国运,相信经济发展的潜力。
最后,朋友说,“经你帮我分析整理了一圈,发现投资理财还蛮好玩的,以后说不定会不知不觉爱上投资理财哟。“
其实,小编想说,投资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不觉不觉在行动中,你就会闻到它散发的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