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相当于是我们的经济身份证,可见其重要性,虽然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个人征信对于我们很重要,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个人征信报告要如何看。
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些个人征信报告中容易被误导的几个地方。
1、逾期等于黑名单
很多人认为只要发生逾期就会成黑名单,其实银行内部并没有所谓的“黑名单”一说,所以逾期不一定就完全不能办理信贷业务,只有比较严重的逾期行为才会导致贷款被拒。
例如贷款连续逾期三次,或累计六次逾期,或者借款人长时间不还款,那么这几种情况都属于严重逾期,对贷款是有影响的。
但是如果借款人偶尔逾期一次,逾期1-3天,逾期金额为几元到几十元,这种情况通常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影响。
2、查询次数会影响征信
很多人都只知道逾期会影响征信,但除了逾期行为,征信的查询次数也会影响征信,现在很多金融机构都会查询用户的个人征信,而这些查询记录都会在个人征信报告中体现。
若短时间内查询次数过多,那么会让信贷机构觉得用户的负债压力过大,从而可能会拒接用户的贷款申请。
3、逾期自动消除
个人征信报告中的逾期记录会被保存5年,五年后不良记录消除,要注意,这里的5年时间是指用户还清欠款后的第一天开始起,往后推算5年。
如果借款人没有将欠款还清,那么这个不良记录会一直在用户的个人征信报告中存在,是不会自动消除的,并且逾期时间达到了1-3年后,这比逾期记录就会变成呆账。
一旦个人征信中有呆账,那么就真的成为银行黑名单用户了。征信有“呆账”两个字,那么以后再办理信贷业务基本是没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