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个税起征点调整为多少,2019新个税如何计算
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一直都是很多工薪人员关注的问题,那么2019年出台的个人所得税是正常也直接影响了每个用户的纳税额。
新个税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1、调整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2、调整了阶梯税率的间距;
3、增加了个税的专项附加扣除。
以上三点的个税新政策的主要内容,那么这三点调整后的具体规则如下:
一、起征点:
个税的起征点是自2018年10月1日开始调整的,调整前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调整后直接将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那么也就是说只要用户在扣除了各项应扣除费用之后,应纳税额低于5000元,便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个税税率:
我国目前执行的个税税率只要分为7个档次,那么调整前后最大的差别就是每个档次的间距增大了,调整后个人所得税税率如下:
三、专项附加扣除:
之前我们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应纳税额是只会扣除专项扣除的,也就是我们个人缴纳的三险及公积金,那么自2019年1月1日开始,我国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则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包含的项目主要有赡养老人、子女教育、房屋房贷、租房、继续教育以及大病医疗6项,具体的扣除规则如下:
如果按照以上3年个税新政策进行个税的计算,具体的计算方式公式为(个人收入-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5000)*对应税率-速算扣除。
例如某用户月收入2万元,每月公积金及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金额合计1000元,有符合规定的一个孩子需要抚养,并且自己每月需要归还房贷。
那么按照以上专项附加扣除规定,该用户每月可扣除的金额为2000元,那么应缴纳的税额为:(20000-1000-2000-5000)*10%-210=990元。
那么如果在没有执行新政策之前,用户需要缴纳的税费为:(20000-1000-3500)*25%-1005=2870元。
因此通过以上计算我们也可看出,个税新政策推出之后,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缴纳的税费都是下降了的,这也表示我们每个人到手的实际收入会随之增加。
有其他问题也可以添加康波财经小秘书微信号(kangboxiaom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