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儿们,大家好~让大家久等啦,我们开始今天的故事。
吉娅制定了自己的财富目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帮爸爸妈妈还清贷款。爸爸妈妈买了一个大房子,家里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负债。就在因为还不上贷款要面临搬家的时候,吉娅求助了钱钱的前主人金先生,金先生给了吉娅4个忠告,并且说,欠债的人只要从这4方面着手,就可以解决负债问题:
第一, 毁掉所有的信用卡。
第二, 尽可能少地偿还贷款。
第三, 最好根本不申请消费贷款。
第四, 这真的有必要吗?
小伙伴儿们恐怕忍不住了,这些忠告好像不太适合我们现在的生活啊,它们真的管用吗?是不是因为时间久了,书中的观点过时了呢?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
毁掉所有的信用卡。
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有信用卡,去银行或者逛商场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办卡的推荐,还赠送小礼物呢。
还有,用信用卡可以享受优惠啊。比如,招商银行信用卡,每周三都能享受好多知名餐厅的美食优惠,5折哦。用信用卡购物得积分还能兑换礼品。
再有,信用卡对个人信用影响很大。按时足额还款,能够留下良好的信用记录,这不仅是申请房贷的敲门砖,有时根据不同银行的商业贷款政策,还能拿到利率优惠。
信用卡这么好,为什么还说“要毁掉”呢?这是因为,很多人在使用信用卡的时候,会比使用现金时花的钱多得多。这也是一种货币幻觉。
小伙伴儿们都去过游戏厅或者游乐场吧,要玩儿就得用钱换游戏币。换成游戏币,一般都是有多少玩儿多少,不把最后一个币花光不罢休。手里拿着钱,恐怕就要想一想了,最少还会凑个整儿就不玩儿了呢。有一次去嘉年华,我就算过,玩一次投篮游戏,3个球5个币,相当于要花50块钱,投币的时候根本没感觉心疼,要是拿着钱去消费,是万万舍不得的。
这里说的,其实还是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
尽可能少地偿还贷款。
这可不是说信用卡的最低还款额。每月收到信用卡账单,都会有一个最低还款额,一般是账单金额的10%,比如这个月应该还400,最低还40就行。可别高兴,剩下没还的钱可是要计算利息的,日利息万分之五。看着少,最后会越滚越多。
这里说的少还贷款,主要是指房贷。金先生说的是,让每月的分期付款支付的额度尽可能少。
小伙伴儿马上要问了。每月还得少,那还的年头儿就要长,这样一来,光付利息就付不过来了。不算公积金和利率优惠,拿50万的房贷来说,现在最新的商业贷款利率是4.9%,等额本息还款,30年还完,利息就要45万多;还10年的话,利息只要13万。可是,别忘了,按照10年的还款期,每月连本带息可要还5200多;而还30年的话,每月本息和只要2600。还款年头短了,总体利息看起来是少了很多,但是每月的还款压力也大了一倍。
《杜拉拉升职记》第二部里,有这样一个片段。沙当当贷款买下广州天河区最好地段的房子,不仅30万的积蓄一次被掏空,还选择了短期贷款,自己当时月薪就1万出头,竟然定下了1万的月供。
如果小伙伴儿的收入不多,那么在可能的范围之内,选择尽可能低月供,还贷压力小了,每月就能存下钱,这样我们才能有钱养“鹅”。“鹅”的故事,在第一天的文章里就讲过啦,感兴趣的小伙伴儿可以往前看看哦~
最好根本不申请消费贷款。
这里说的消费贷款,是和住房无关的贷款。比如买汽车的分期,还有好多信用卡都自带网上商城,买个心仪的包包直接分期还。小伙伴儿要说了,消费贷款不是挺好的嘛,新车0首付开回家,不用存钱,马上就能用上梦想的新包包。申请了消费贷款,和房贷一样,还就是了。
不过,我们总觉得,身上背债不是个好事,欠债应当尽快还清。可是,还清了债务的时候,又达到了什么目标呢?我们常说,还清了一笔债,就能松口气儿,肩上的担子就卸下来一个了。事实上,还清债务的时候,手头的钱可能一分不剩,一分不剩可不是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满足自己的各种愿望,包括买好看的衣服鞋子,带家人去旅游,做自己喜欢的事,享受生活。
只有现在开始攒钱,有存款,才能在不申请新贷款的前提下,满足自己的愿望。在不用还债的情况下享用买来的东西,才能心安理得,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存钱,不是等到债务全部还完之后。如果不能立即开始攒钱,我们就会像困在笼子里的小白鼠一样,永远不停的在“赚钱-还债-赚钱-还债”这个怪圈里转啊转。
也是因此,金先生才建议,最好根本不申请消费贷款。
这真的有必要吗?
金先生最后说,每一个还欠债的人,都应该在钱包里贴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真的有必要吗?”这样的话,每当打开钱包付钱的时候,就会想一想,不应该花太多钱了。
当下流行一种“极简”的生活方式。它的原理就是,拥有太多物品,其实是占用我们的心智,消耗我们的能量,只不过大家都意识不到罢了。比如,买50件衣服,要挑款式、看品牌、比价格,去商场要拎回家,哪怕网购还要拆快递,脏了得洗,扣子掉了要缝。如果只有20件衣服,耗在衣服上的工作量是不是就少了一多半?
当然,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必要,不是提倡禁欲。而是认真审视自己的生活,减少对一些华而不实东西的狂热,最后做出的消费选择,必然是少而精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穿透身边繁杂的琐事,真正审视自己的内心。
金先生出了车祸,除了支付医疗费用,在很长的疗养时间里都没法工作,可他光靠“金蛋”就可以衣食无忧,因为他的“鹅”已经足够肥,实现了财务自由。而吉娅的爸爸妈妈却连一只“小麻雀”也没有。
我们觉得存钱没用的时候,往往是因为自己的“鹅”还很小,下的金蛋更不足以支撑生活,可这决不能成为不养“鹅”的理由。这时候,我们应该集中精力思考的,是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怎样养大自己的“鹅”。
好啦,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啦。喜欢今天话题的小伙伴儿,或者有自己感兴趣的理财话题想要进一步讨论,欢迎留言和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