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网贷市场鱼龙混杂,P2P整顿文件已经落实很久了。今年4月4日的人民日报,正式揭示了监管P2P洗牌的三部曲,从严格备案、清退转型、打击犯罪三方面进行,这将有助于小贷行业合规发展。今天,小编来跟大家探讨一下P2P未来的发展局势和各种可能性。
清退为主,转型为辅
1. 全面清退僵尸平台与规模较小类平台
据不完全统计,从4月至今,已经有108家平台退出P2P,其中最多的就是一些没名又不起眼的小平台。各地的清退工作也都以清退小平台为先,但关于“规模小”这一界定是很模糊的,据说不少正常运营且有一定规模的平台也曾被暗示过整改。因为现存平台数量还是太多,验收工作不仅量大,难度也大。只有压缩行业规模,才能有效降低整体风险。
2. “已出险平台“良性清退
已出险平台指的是出借人资金无法正常兑付或存在其他重大风险隐患,不能正常运营的网贷机构。最近,有很多朋友都来问小编这部分平台会不会出事,其实监管的态度很明确,这些平台最终都难逃清退的命运。
3.部分公司进行转型
网络小贷公司:P2P资金主要来自公众个人投资资金,放贷规模没有杠杆率要求,而网络小贷公司不吸收公众资金,杠杆率要求为1-3倍,这就说明,网络小贷公司是对其资金实力也有严格要求的,所以P2P机构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必须要要缩减现有资金端。而且现在早就已经暂停下发批设网络小贷公司牌照,只有已经获得网络小贷牌照的P2P机构才有资格转型成网络小贷公司。
消费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相比于网络小贷公司更难,由于消费金融公司放贷是无担保无抵押的,风险相对较高,相对的监管标准更高。截至2018年10月份,国内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数量已经达到27家。
助贷机构:助贷机构这种模式与P2P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全程不触碰资金端,不具备风险传染性。但助贷机构的这种利用自身掌握的获客、风控及贷后管理优势,向资金方推荐借款人的导流模式与P2P相似。P2P平台之所以能夹缝中存活至今,也正是因为这一优势。转型助贷机构或许是众多草根平台可以抓住的稻草,在转型后,P2P仍可以专注原有业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打击违法违规平台
3月2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期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坏人继续清除出去,好人依法运行。”4月4日,人民日报发文,指出P2P的2019年下半年监管方向,其中提到将“严厉打击严重违法违规平台”。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已经明确表示,要秉承“排查全覆盖,处置硬措施,风险软着陆。”的理念对非法集资进行严格的排查整治,以上可以推测出下半年的P2P行业的发展将布满荆棘。
如何应对P2P新时代的到来
2019年是P2P风险整治攻最关键的一年,如果风险很高大家就尽量安安静静下车吧,没必要为了一点收益折损本金。如果没办法下车的平台,大家也别太着急,调整好心态,不要去制造恐慌、散播负面,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我国的P2P行业即将进入发展的新时代,风雨后的彩虹虽然值得期待,但是目前需要面对的是如何才能不做任人收割的韭菜、砧板上的肉,所以我们必须调整好自己投资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