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怎么交,有什么用
以前都是养儿防老,那么现在随着国家的各项制度越来越完善,不管是职工还是农村用户都可进行养老保险的缴纳。
因此很多人在年轻时就为自己缴纳了养老保险,从而为自己以后的养老提供保障,也给自己的子女减轻压力。
大家都知道,一般职工都是有单位进行的养老保险的缴纳,然后再从工资中直接扣除自己应该承担的养老金的费用。
那么如果是农村用户想要缴纳养老保险到底又该怎么进行缴纳了?
我们要进行农村养老保险的缴纳,那么想要符合了缴纳条件才可进行缴纳,目前农村养老保险需要缴纳者满足以下条件:
1、缴纳者已经年满16周岁,并且已经不再就学;
2、缴纳者未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3、缴纳者需要有农村户口。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用户,即可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进行农村养老保险的缴纳,那么在缴纳时,可以通过村委会进行缴纳或者是自己进行缴纳。
具体的缴纳方式如下:
1、村委会代缴:
一般每个村村委会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为村民缴纳社保,那么村民在确定好自己要缴纳的档次和费用之后,即可将对应的资金给到村委会。
村委会会为每个需要缴纳的用户进行养老保险的代缴,代缴后会给到每个用户对应的缴纳收据。
2、自己到社保局进行缴纳:
用户可携带好自己的身份证。社保卡直接到到底对口的社保缴纳点,直接告知工作人员自己要缴纳养老保险,那么工作人员便会为用户进行养老保险的缴纳。
用户在缴纳了农村社保之后,只要累计缴纳达到了15年,那么即可在年满60周岁后,领取对应的养老金,从而给自己的生活提供保障。
一般我们在领取养老金时,每月可领取到的金额主要由个人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其中个人养老金就是自己缴纳的养老保险余额,因此之前缴纳的越多,现在领取到的也就越多,基础养老金则是由当地是政策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