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4月4日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提出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2019年5月1日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省份可降至16%。此次政策是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比例,会减少基金收入,但不会影响养老金的正常发放。
现在,很多人知道养老保险很重要,但是具体如何缴纳、怎么算、如何领取还是一头雾水。可能有的人会说反正公司给交就行,等退休后再看。对于这些人小编想说,养老保险交多少将关乎我们每个人退休之后的生活质量,这笔账可不能糊里糊涂地交,还是要算清楚比较好。
社保新规细则
一、降低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
自2019年5月1日起,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可降至16%;目前低于16%的,要研究提出过渡办法。
二、核定调低社保缴费基数
各地由过去依据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改为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基数上下限,使缴费基数降低。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在本省平均工资60%至300%之间自愿选择缴费基数。
三、将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再延长一年,至2020年4月底
其中,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在18至23个月的统筹地区可将现行费率再下调20%,可支付月数在24个月以上的可下调50%。
职工养老保险如何缴纳?
养老保险有两个账户,一个是个人账户,另一个是统筹账户,其中个人缴纳部分进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纳进入统筹账户。那么问题来了,个人缴纳部分和单位缴纳部分该如何缴纳?
有两个数字需要确定,第一是缴纳基数,第二是缴纳比例。
缴纳基数怎么定?个人的工资和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关系到缴纳基数的多少,而缴费比例方面,个人需要按照缴费基数的8%进行缴纳,单位缴纳比例在此次政策的变动后部分地区缴纳比例若高于16%的可能需要降至16%。
养老保险可以领取多少?
很多朋友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到底最后退休的时候可以领到多少养老金?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算算退休时拿到手的养老金到底有多少?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公式,每月基本养老金=月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月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所有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首先,我们来看看那些因素会影响“月基础养老金”。
1. 当你退休时,所在省市平均工资越高,基础养老金越多;
2. 个人在职时工资越高,基础养老金越多;
3. 缴费年限越长,拿到的基础养老金也越多,注意,至少15年才可以领取退休金。
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如何计算呢?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简单来说个人账户储存额就是上文提到的每个月个人缴纳的8%积累起来的那部分钱,而计发月数一般和退休的时间相关,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55岁退休为170;60岁退休为139;65岁退休是101。
养老金是跟我们每个人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息息相关的,想保障未来退休后养老的生活质量,大家还是要及早绸缪科学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