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储压力大,今年特别多。由于银行考核机制的设定,3月底实则将迎来揽储大战的最高潮。而从近期银行理财市场的表现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略显冷清。
普益标准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上周(3月23日-29日)302家银行共发行了1976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减少24家,产品发行量减少88款。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21%,较上期减少0.02个百分点。
普益君认为,从流动性方面来看,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总量仍处于充裕偏宽松状态,市场资金成本较低。投资端方面来看,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仍处于转型过渡期,过渡阶段资金投向一定程度上会避开高风险、高收益资产,因此理财产品收益率很难做高。但短期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大幅下滑可能性不大,封闭式预期产品收益率跌破4%的可能性不大。 利率普遍上浮50%,存单利率逼近理财产品 在资金趋紧、利率市场化加速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大额存单成为多家银行的揽储新宠。虽然大额存单本质上仍是属于存款,但是其利率一路走高甚至已逼近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
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3月27日,国内14家银行在售的大额存单共193支。其中农业银行发行的大额存单最多,共33支,其次是中国银行22支,华夏银行以20支产品位居第三。
从收益率看,这期大额存单利率普遍上浮50%以上,多数银行已调至上限。具体来看,国有行中的交通银行,股份行中广发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6家银行,以及城商行中北京银行、青岛银行,其大额存单利率最高达4.18%,较基准上浮52%。
普益君认为,大额存单利率上涨,一是因为保本理财逐步退出市场后,银行面临着较大的揽储压力,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是缓解这种现状的两个较好的工具,在去年4月,央行将各类商业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浮动上限均进行了上调,同时,在资管新规后,银行又面临着强大的揽储压力,大额存单的利率自然就有所上涨。另外,大额存单利率逼近银行理财的原因,除了大额存单的利率不断上升,还有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不断下跌,所以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小。
那么,购买大额存单是否真的比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要高? 如同时购买年化收益率为4.85%的短期银行理财和3年期利率4.18%大额存单,哪个实际收益高?普益君认为,若大额存单一直持有到期,不赎回,以及理财产品每年有两个月的空档期这样的条件下,那么3年期利率4.18%大额存单的收益真的有可能比同年期利率4.85%的银行理财利率更高,主要原因是理财产品每年有两个月的计息空档期,造成了其实际收益额不如大额存单。从实际情况来看,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产品收益将有所波动,还可能存在收益不达预期的情况,而大额存单风险更低,收益稳定,较适合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当投资者要购买大额存单时,普益君建议,应首先评估自身对流动性的需求,因为期限较短的大额存单利率或许不如货币基金,而利率高的大额存单期限又较长,投资者需进行权衡。其次,在确定好期限后,投资者可多对比几家银行的利率,选利率高的银行进行购买,但是同时也要充分了解大额存单提前赎回时的计息方式,靠档计息如果计算等等。
免责声明: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