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银行理财 2019年买银行理财,要小心哪些坑?
2019年买银行理财,要小心哪些坑?
摘要:虽然说银行理财的风险低,但有3个问题大家必须要注意的,不然也很可能会吃亏哦!

年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股市大涨,2018买股票或基金亏的钱回来了不少,乐呀!

但市场依然雷声滚滚,今年大家务必注意商誉减值这个雷~

上周雷的是业绩预告,等年报正式出来的时候,大家仍需谨慎哦!

同时还要小心将会被ST的个股,防着吧!

好了,回到今天的主题~

一般年底的时候我们会收到一笔不小的钱,名唤“年终奖”,嗨呀!\(^o^)/

你们是怎么安排的呢?

年前想必大家都或多或少会收到来自银行的短信,一般是银行的春节理财产品信息,收益会比平时高一丢丢。

虽然说银行理财的风险低,但有3个问题大家必须要注意的,不然也很可能会吃亏哦!

Part.1

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不等于实际收益率

资管新规要求,银行理财产品不能以“预期收益率”五个字来误导投资者,统一改成历史“最差业绩”和“最好业绩”,明确告诉大家理财产品的收益会在这个区间之中。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

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不得宣传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在理财产品宣传销售文本中只能登载该理财产品或者本行同类理财产品的过往平均业绩和最好、最差业绩,并以醒目文字提醒投资者“理财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理财产品实际收益,投资须谨慎”。

而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有可能更好,但没准事与愿违,结果是更差。

目前不少银行依然未把产品说明改过来,照样写着“预期收益率”,大家要明白预期最高的收益一般都是达不到的就可以了。

Part.2

注意理财产品募集期黑洞

一般理财产品在计息前都会有一个募集期,短则7天,多则一个月,这期间我们投资的资金是没有利息或者只有活期利息的,也就是说产品占用了我们本金的时间成本。

举个例子——

假设某款预期收益率为5%的理财产品,募集期是30天(有活期利息),计息期是60天,到期立即返还。

小A在开售第一天买入5万元,产品到期(90天后)小A的实际收益是:

50000×0.35%×30÷365+50000×5%×60÷365≈14.384+410.959=425.34(元)

按照此收益,小A的实际年化收益率仅为425.34÷50000÷90×365=3.5%。

从5%变成3.5%,30天的募集期把这款理财产品的最终收益拉低1.5%,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财产品募集期黑洞。

周四那天,考虑到我自个儿还有小部分的资金闲着,不想浪费春节十来天的收益,打算买一款理财产品放着,结果APP上一瞧,不少年后才开始计息,甚至有的刚开始募集得到4月份才开始计息,心塞啊,果断买入货币基金算了。

Part.3

线下要小心飞单和“理财保险”

所谓的银行“飞单”,简单来说就是指银行工作人员利用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私自向顾客出售非银行自营或代理的理财产品,从中获得高额的佣金提成。

这类产品是业务员私下销售的,如果出了事银行也只会归责到业务员身上,并不能给予客户保障。

从我们投资者的角度出发,为了避免买到“飞单”产品,我们在线下买银行理财的时候,要注意在银行设立的销售专区里进行交易,还要求银行录音录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录),这两点都是有规定的,如果业务员不同意,那就有猫腻了。

此外,除了飞单问题,银行还喜欢给客户推荐理财保险,多为万能险,属于银行代理的理财产品。

而从销售的方式来看,银行会以高息储蓄的口头名义来吸引客户购买。

其实万能险的收益只有5%左右,不高,而流动性却很差,很多客户到后来想取钱的时候才发现被卡住,要么退保损失一定的本金,要么申请保单贷款给银行贴息,我们经常听到什么“存单变保单”的新闻,其实就是这么回事,所以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银行理财 更多
    最新资讯
    定期理财产品可靠吗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排行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