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我还经常有辞职的想法。
我觉得现在职场真的不好混,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有了辞职冲动是非常正常的,不必一上来就刻意的否定,或者克制。
依照我的职场经历,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不能一有离职冲动就真的辞职,但在某些情况下,当时机成熟或者不得不离职时,果断走人,了断烦恼,也是一种明知的选择。
我的冲动离职经历
冲动辞职的理由有很多,要么是这份工作太无趣,要么是这个公司没前途,要么是这个老板太“傻”......
总之,你在职场的一切不顺心,都可以成为你冲动辞职的理由。
我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证券机构做销售,而且是做最苦的电销。
我打了一整年的电话,每天都在打,打,打,然后就是无数次的被拒绝。
我当时觉得,我把这辈子能打的电话全打完了。
我很快意识到,电销是一件特别不靠谱的事,我要是这么打下去,一辈子就会了。
辞职后,我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干了两年的文案。
那是一家小公司,我是那家公司第12名员工。
你能想到的,几乎所有和文字沾边的工作,我都要参与干。
离职的时候,我把我做过的所有word文件与ppt归档计算,结果是,我每天平均码字3000。
我当时觉得,我把这辈子能写的字全都写完了。
不过,虽然这两次工作我都是冲动辞职,但也算因祸得福。
电销工作磨练了我的表达能力与心智,文案的工作提升了我的文字能力,凭借这些经历,我进入了一家还算有些名气的证券杂志社。
在这家公司的编辑部,我的写作能力有了用武之地。
除此之外,偶尔还要在电话里和其他作者进行约稿,说服他们保质保量、按时交稿。
我在这家公司干了3年,由于薪水和待遇一直上不去(当时纸媒行业生存堪忧),于是再次冲动辞职,去了一家互联网众筹公司,做了文案主管。
在那家公司,我主要负责“双微”运营以及自媒体运营,借着当时市场对众筹模式的炒作,我算是做出了些成绩,也写出了人生第一篇10万+。
不过,两年之后,我再次选择离开,原因是公司老板涉及违规商业运作,导致公司项目一亏再亏,甚至连工资都要迟发一个月之久。
老板一次次挽留,一次次承诺改善,但一次次爽约,我只能愤然离职。
如今,我在现在这家公司负责统筹新媒体业务以及品牌运营。
可以说,直到目前,我的职场的每一次离职,几乎都是一种“冲动”。但在这看似冲动的背后,也是一种必然。
并不是说,当你有了离职的冲动就一定要克制——当然,适当的克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你不是老板,职场不可能按照你的意愿去发展,不能有了委屈就撂挑子。
我想说的是,对于这种因冲动导致的离职,你是否真的做好了准备?
你离职之后怎办?下一家公司找好了吗?去什么行业?多久再次上班?
如果你这些没想好,那么我劝你一定要压制离职的冲动!
但反过来说,如果你认为时机成熟,而且借助你在这家公司所学到的技能、 积累的经验,足以支撑你去更好的平台发展,那为什么不离职呢?
人在职场是否成熟的标志,很大程度在于对“冲动”的处理方式,是否足够理性。
一味的克制、盲目的离职,都是不理性的表现。
你应该做出最有利于你职业发展的选择,并且一旦做出选择,就不要后悔,加油干,努力让结果证明你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