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听到一个外地的朋友吐槽说,因为自己的公积金贷款上了征信,给后续的贷款带来一系列问题。但在小编的城市,如果是纯公积金贷款的话,在征信里是体现不出来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结果呢?
小编先是尝试着问了问身边的同行,得到的一致回答都是:“纯公积金就是不上征信。”
小编不甘心,就问当地的公积金管理处,工作人员的答复是:“目前,我们这边的确是不上征信的。但具体关于征信的问题都是由银行那边出具,要以银行信用报告的结果为准。”
这样一想,既然本地是不上征信的,那外地的为什么上呢?难道全国各地的还不一样?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小编给中国人民征信中心打了个电话,想求证下关于公积金贷款上征信这个问题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电话打通之后,根本没有解答这方面疑问的人工客服。幸好小编机智,先接入了征信异议问题咨询人工通道,假装问了下关于异议的流程,最后顺便问了句,是不是全国的公积金贷款都不上征信。
这时候,人工客服给了非常笃定的答案:
“这个要看当地的公积金贷款机构有没有接入征信系统。如果有接入人民征信系统,那么只要进行公积金贷款就会在征信上显示。反之,如果没有接入人民征信系统,那么就不会在征信上显示。而且,如果有接入系统,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会把个人信息上传,一般在办理之后的1到2个月时间里,征信报告就会显示这笔贷款记录。”
所以,公积金贷款记录会否上征信,不仅跟办理公积金贷款的机构有否接入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外,还跟工作人员会否把你的贷款信息上传有直接的关系。这才导致有的人有记录,而有的人却没有。
最后,小编提醒一下大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因为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不同,再加上现在审批也比较严格。大家在办理公积金贷款的时候,可以顺便问下,本次的贷款是否上征信。
前面也讲过很多次啦,不要过于频繁地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过多的查询征信,容易引起银行怀疑,可能会影响以后去办理其他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