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有哪些,领取失业金利弊分别是什么
参加职工社保的朋友都知道,我们每月缴纳的社会保险中包含一项失业保险,职工失业后,符合条件的人员可申请领取失业金。
但有不少人在失业后并未领取失业金,那么领取失业金都有哪些利弊呢?
并不是所有失业人员在失业后都可以领取失业金的,要想领取失业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用人单位及参保人有按照规定缴纳失业保险满一年及以上;
2、失业人员并非因本人意愿而导致中断就业的。
若失业人员自己想要休息一段时间,主动提出离职,那么这种情况是不能领取养老金的,只有单位倒闭、破产、或因其它原因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等情况才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3、失业人员在失业后已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失业登记,并且有到相关部门办理求职登记,具有求职的意愿。
满足以上条件的失业人员可到当地社保相关部门申请领取失业金。
失业金领取的好处:
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很难有经济来源,失业金虽然不多,但可以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
在失业期间,失业人员还可以接受一些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贴;
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若生病住院,可以申请医疗救助,减轻自己的医疗费用支出,若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金期间,不幸死亡,那么可由法定继承人领取16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领取失业金的坏处:
领取失业金会导致社保中断,会影响到个人养老保险的累计缴费年限,不过现在也政策规定,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也是可以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的,因此对养老保险不会有太大影响。
不过领取失业金后,失业人员的失业原因会被记录下来,有些失业原因可能会对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