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宝宝理财 阿里入股申通,顺丰数次涉足电商,跨界之战谁能笑到最后?
阿里入股申通,顺丰数次涉足电商,跨界之战谁能笑到最后?

3月11日上午,申通快递发布公告,阿里巴巴将投资46.6亿元,入股申通快递控股股东公司,未来会在物流科技、快递末端、新零售物流等领域进一步探索合作。

同日,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德国邮政敦豪集团正式宣布成立合资子公司顺丰敦豪供应链中国,正式踏足供应链领域。

阿里入股申通,快递行业格局生变?

阿里投资46.6亿入股申通快递控股股东公司德殷投资,间接持有申通快递14.65%的股权,

这番操作并非心血来潮。

去年5月份,马云就在公开场合表示,为了建设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会投入上千亿元人民币来打造这件事情,如果1千亿不够,我们会投资几千亿”。

对于阿里入股申通一事,阿里方面同样表示,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将物流成本从目前的GDP占比16%降低到5%,从而提升整个制造业的效率。同时,提升物流行业的智慧能力,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

当然,这已经不是阿里第一次投资快递公司。

2015年5月,阿里联手云锋基金投资圆通;2018年5月,阿里巴巴、菜鸟网络共同投资中通快递。更早在2008年,阿里就已经投资百世快递(当时为汇通快递),成为百世快递大股东。目前,阿里系持有圆通17.03%股份,持有中通8.43%股份,持有百世27.79%股份。

申通在快递行业本就是老大哥级别的,此次阿里入股申通快递,意味着其在投资策略上集齐了“三通”(中通、圆通、申通),再加上百世快递,进一步完善了智能物流网络,距离马云提出的“全国24小时、全球72小时必达”的目标又扎实迈进了一步。

马云曾表示绝不亲自做快递,菜鸟网络作为信息、技术平台,也不会自己下场做快递抢快递公司生意。但阿里能给快递公司带来的业务量,足以吸引快递公司与其保持合作关系。通过合作,阿里与快递联盟更加紧密,未来有望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提高物流体验对抗外部竞争。

也就是说,阿里入股申通后,直接影响的是物流行业的市场格局。阿里凭借目前拥有的“三通”加上百世,将和京东物流、顺丰快递形成竞争关系,快递业将进入阿里、京东、顺丰三足鼎立的局面。

寻求变局,顺丰的跨界之路从未停止

菜鸟网络宣布投入上千亿元建立国家智慧物流骨干网,在国内打造一个24小时内货运必达的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实现72小时必达,同时物流成本降到5%以下。

京东物流不仅宣布购买了40架飞机来送快递,并且也从服务于自营商家转向全面开启个人快递业务,时效和服务上都可以跟顺丰一较高下。

顺丰曾经的竞争优势,已经开始逐渐被对手赶上,而快递市场也已经基本饱和。王卫曾说过,“我们需要在快递业务基础上开拓新的利润来源,延伸新的业务支脉。”

王卫最看重的就是电商领域,他也多次尝试打造电商业务,但似乎都不太成功。

2010年,顺丰建立“顺丰E商圈”,主要以出售食品为主,该服务现在已停止运营。顺丰还为其打造了配套的支付工具“顺丰宝”。

2012年,会员制电商平台“尊礼会”推出,主要面向中高端商务人士提供专业礼品服务,结果惨败。

还是2012年,顺丰打造的主打生鲜的电商平台“顺丰优选”上线。但发展并不顺畅,至今已7度更换CEO,经营方向也一直在变。

2014年后,顺丰还积极布局了零售业务和跨境电商。

2014年,顺丰就推出了网络服务社区店“嘿客”,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难题”,短时间内就在全国范围内铺设了2000多家门店。但仅仅1年之后就大量关店,未关店铺更名为“顺丰家”,现已与顺丰优选合并。顺丰优选现在已成为顺丰线上线下零售业务的总称。

2017年,顺丰高调进军办公室无人货架领域,建立“丰e足食”。

2015年,“顺丰海淘”以跨境电商的面貌出现,现已更名为“丰趣海淘”。2018年,丰趣海淘还开出了线下店“Wow哇噢全球精选店”,但同质化竞争激烈,不知未来如何发展。

顺丰对新业务的拓展执念一直很重。

2015年,顺丰推出一个专注电子产品售后服务的品牌——丰修。依托顺丰自身的物流优势,开展O2O的电子产品维修服务,主打“5分钟响应,2小时上门,1小时修好“。

在金融方面,顺丰已经拥有了第三方支付金融、保理、融资租赁、小额贷款等多个金融牌照,只不过在2014年到2015年才成立的几家金融服务公司,业务还未全面展开。

此外,顺丰和同盾科技成立了一家为物流、供应链金融和新零售行业提供解决方案的智能数据分析公司,还与东方嘉盛、朗华、怡亚通等8个盟友合资成立了超级大数据公司。

这些跨界业务成绩如何?财报显示,顺丰商业板块,在2015至2017年间的亏损已经达到16亿元。最后在2017年顺丰上市时,为了保证账面好看,商业板块还被硬生生剥离出来。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顺丰商业仍旧在通过关闭门店和裁员来减少亏损。

物流反哺电商,到底行不行得通?

顺丰跨界做了不少业务,而王卫最大的执念就是做好电商。

在王卫的理念中,既然电商可以建物流,那么物流公司为何不能做电商?电商、物流的本质都是服务,从电商到物流走得通,那么从物流到电商也一定可行。

如果从最初的“顺丰e商圈”算起,顺丰的电商业务也已经走过了近10个年头,但庞大的快递业务并未能支撑起王卫的电商梦。

说到底,电商开拓物流与物流发展电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逻辑。

电商是平台模式,如何低成本获取最大流量才是最重要的。淘宝天猫、京东在电商领域入局很早,即使是入局晚的拼多多也依靠拼团模式并借助微信平台的流量迅速壮大,用了3年的时间就上市。

不过,顺丰所擅长的是物流业务,物流中最重要的是服务,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控制送货成本,提高运输效率。这与电商思维是不一样的。

从电商到物流,需要考虑的是用户消费行为、销售策略,还要调控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对于已经发展成熟的电商平台来说,在管理上已经有成熟的思路,自建物流平台的路相对好走一些。事实也是如此,不仅京东拥有自己的物流,阿里成立的菜鸟联盟也逐渐开始赶超顺丰。

而物流要做大,强调的是大规模圈地、增加服务人员,顺丰对此很熟悉,甚至自建机场、组建空运网络,抢占快递市场。但顺丰最缺乏的恰恰是电商最需要的流量。

顺丰做电商的底气来源于其丰富的快递订单流量,但王卫不知道的是,电商平台最需要的零售消费流量,淘宝天猫和京东等平台已经在初期就已经收割了一波流量红利,积累了大量商流。顺丰至今都没有建成完善的平台,想要获取流量就要花高成本从别处导流,难度不言而喻。

总之,零售消费流量就像源头活水,能够源源不断地给配套物流带来订单,反之则很难行的通,这也就是顺丰探索电商却并不顺利最大的症结。

当下,电商平台纷争四起,电商的流量红利几乎都被收割,像拼多多这样异军突起的电商只会越来越少。从这个角度上说,已经摸索电商近10年仍无头绪的王卫,今后的电商路只会越来越难走。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顺丰的电商、零售之路就完全走不通了。

王卫的生鲜电商已经布局多年,目前商场上的生鲜电商也都处于探索阶段。如果顺丰能够依靠自身的物流优势,在冷链运输、配送效率、品质等问题上做好优化,或许在生鲜市场上还是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如今,阿里系、京东物流都在不断扩大自己的物流版图,在物流业与顺丰已处于三足鼎立的局面。而电商领域,阿里和京东仍是巨头姿态,顺丰今后又将如何应对?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宝宝理财 更多
    最新资讯
    阿里入股申通,顺丰数次涉足电商,跨界之战谁能笑到最后?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