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标题就知道,今天要说的内容比较正经……
有些朋友可能不太会关注两会或者政府报告这些事情,觉得和自己没多少直接关系。
但其实如果你每次都主动仔细地去了解一些信息,你就会发现从中你能了解到很多最新的动态。
两会是一年一度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大事。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政府对经济工作的具体目标与具体措施。
首先来回顾一下,往年政府报告对互金行业的态度:
2016年政府报告明确提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
2017年政府报告进一步强调风险问题,称“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风险要高度警惕。
2018年政府报告继续强化对互金行业乱象的整治与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活动。
但到了2019年,政府报告中却没有出现任何针对互金行业的任何信息。
这也就意味着:
互金行业正处于专项整治的特殊时期,政府也逐步意识到互金的风险与传统金融业的风险相辅相成。
虽然报告中没有针对互金行业做出明确指示,但李总理在作报告时对风险方面释放出了一些信号。
我摘录其中一些进行解读: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强化底线思维,坚持结构性去杠杆,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输入性风险。
小编解读: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属于三大攻坚战之首。
在去年的去杠杆运动中,因为国有企业改革、地方政府负债增量导致发生了一些系统性风险。
有一些企业在P2P进行了借款,遇到去杠杆的浪潮导致了现金流断裂,最后致使整个行业发生了暴雷潮。
那么下一步在去杠杆的运动中就不能再硬着陆了,需要的是软着陆。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去杠杆,还要做到不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出台政策和工作举措要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调结构;防控风险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防止紧缩效应叠加放大,决不能让经济滑出合理区间,同时,也不能只顾眼前,采取损害长期发展的短期强刺激政策,产生新的风险隐患。
小编解读:
过去的整体思路是“破”,现在发现破掉之后会发生更大的风险。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牺牲掉了很多东西,比如民营经济。
那么下一步就是要“立”,在防范风险方面要马上树立监管政策,遏制风险再次爆发。
另外,郭树清主席在这次报告中也做出了重要讲话:
我们要大胆创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世界性难题。不过近年来出现了许多金融乱象,都打着金融创新、科技创新的旗号,实际上做的是非法集资、非法融资、非法吸收存款、乱设机构、乱办金融业务这些活动,这是非常有害的,对社会有害,对企业也没有好处,因为成本很高、代价很高。
小编解读:
解决好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是最重要的一点。
在这方面除了银行,保险业也付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这里需要改善一些管理方法,应当建设一个更大的资本市场来扶持小微企业。
另外一个主基调是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行业也需要淘汰和落后,引进先进机制。
那么如何有效推进?
首先要改造高风险机构与行业,有的可能退出市场,有的会被兼并。
最后郭主席提示大家不能乱投资,更不能借钱去投资。
这话其实在去年的上海陆家嘴论坛也提出过,但这次又轻轻点了一下。
其实除了P2P行业有非法集资和诈骗情况,其他金融行业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这些问题行业和机构,在今年将会被逐一击破。
以上说的是这次两会对于互金行业的信息。
下面再结合这两天P2P行业相关的一些动态,来分析一下目前行业的风险。
3月1日,深圳互金协会发布了《深圳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良性退出指引(意见征求稿)》。
明确提出目前P2P网贷专项整治有两大目标:
1、打击不法(份子);
2、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清偿率。
在本次退出中,分为两种程序。
一种是一般程序,另一种是简易程序。
一般程序适用于存量规模5000万元以上(不含)或预计未偿还本金损失率在20%以上(不含)的P2P平台。
简易程序的具体流程要参考一般程序进行简化。
适用于4类平台:
1、存量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含)的小规模网贷机构;
2、平台股东有意愿且有能力自行清偿出借人未偿还本金,且向监管部门或出借人做出连带责任承诺的;
3、经清退组测算,预计未偿还本金损失率在20%以下(含)且有能力获得出借人谅解同意的;
4、监管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
另外,在这份指引中明确制定了三分之二+双过半的表决规则。
也就是说,兑付方案要经过三分之二的出借人同意才可执行。
在最近我跟进的银湖网中,北京东城区金融办也明确提出过这个规则。
这么看来,这个规则是未来清退执行过程中的大方向。
可以明确的是,P2P行业在2019年中的主旋律就是清退。
有些出借人的资金在绝对头部的平台中,所以有可能不太能感知到目前的这个情况。
而另一些出借人的资金在待收规模几千万或者1-2个亿的平台中,那么大概率会遇到监管让强行清退的情况。
但也不必惊慌,在清退过程中,监管也会和平台协商,在保证出借人利益的前提下,会慢慢退出市场。
另外要提醒出借人的是,本月底全国最后一次行政核查基本会全部结束。
也就是说,各地的监管层已经摸排了一遍所在地平台的风险状况,到时我想可能会有一些情况说明。
还有要记住的是,今年6月底是备案的关键节点,市场普遍观点是会继续延期。
毕竟按照目前的核查进度来看,无法满足最终的备案工作。
但到时如果没有备案完成,也一定会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来指引行业的未来走向。
出借人后续也可参考这份政策,来调整未来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