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也就是昨天,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
在记者会结束之际,陈雨露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金融机构未来将纳入征信系统。据了解,目前央行征信中心已将大型银行、部分中小银行及个别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数据纳入征信系统,但互联网金融机构、小贷公司等金融数据尚未纳入。
他介绍说,目前我们的征信体系是“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政府这只“手”主要是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负责的国家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已接入3500多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信用信息数据,9.9亿自然人信用信息,还有2600多万户企业和其他法人组织信用信息。目前,每天查询该系统的有555万人次个人信用报告,30万人次企业信用报告。
在征信领域里,主要解决微观金融决策上的信息怎么能更充分。即银行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要求企业、要求到银行里借钱买房子的个人,要把你的信用报告拿来,要充分了解你的还款能力。“当然,现在征信很多都用到了社会领域,我们看到很多女儿找男朋友,未来的岳母说,你得把人民银行的征信报告拿来看看。”他还幽默地开了个玩笑。
那么此举的用意是什么呢?
加强信息共享,提升用户对信用的重视度。全部接入征信系统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将会更加透明,尤其是逾期情况,侧面也可以改善“以贷养贷”的乱象。同时,也可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有了规范和统一的信用依据,可以防范个人信息被滥采、滥用的问题,更多的私密信息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也能防止信息被泄露。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央行将继续推动移动支付在衣食住行多领域广覆盖,将交通领域作为重点建设场景来抓,以移动支付助力交通领域降低社会成本,保障资金安全,提升出行体验。并且,央行将在积极推进移动支付服务创新的同时,加强交易监测和风险识别,保障支付业务安全,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