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买对重疾险。今天先来说病种、保额和保障期限。
一、病种保多少合适?
重疾险保多少种,是很多人很关心的问题。一些对重疾险一知半解的人,可能会说,病种当然是保的越多越好。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之前也说过,目前各家公司的重大疾病保险都统一包含25种重大疾病。而这25种重大疾病在整个重疾中的理赔占比非常高。根据慕尼黑再保险的统计数据,95%以上的理赔都集中在25种重大疾病上。
在25种疾病之外,病种越是拓展,后面的发病概率越低。但是你需要为这些发病率极低的病种买单。因此,不必过分追求保障病种数量。
当然了,预算充足,产品费率又相差不大,肯定还是优先选择保障病种更多、理赔条件更宽松的产品。如果预算有限,承保的病种越多,费率越高,这种情况下,需要优先满足保额。至于保障的病种,只要覆盖25种重疾,差别不会太大。
二、保障额度怎么定?
刚刚说过,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需要优先保证保额充足。但是多少保额才是充足呢?
要理解这个问题,有必要了解一下重疾险是干什么用的。很多人会误以为,重疾险,就是拿来支付重疾治疗费用的。
其实不是这样的。重疾险是1983年,由当时著名的心脏外科医生巴纳德发明的。巴纳德救治过很多病人。但是他发现不少病人出院后,由于生活拮据,在没有获得足够的康复与休养的情况下,就投入工作,很多人因此复发疾病而死亡。
即使有部分患者没有复发活了下来,但他们在“财务”上却死了。因为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甚至负债累累,他们需要赚更多的钱还债。
这种现象深深的触动了巴纳德医生,他深刻认识到,就算医生能救得活病人,但是家庭财务状况恶化,也直接影响病人的生死存亡。于是他去说服南非的保险公司,推出一种新型保险,使得病人在被确诊之后,提前获得一部分或全部保险金作为治病的费用。
这样一来,病人就有钱治病了,还有钱来进行术后休养。
可以看出来,重疾险推出伊始,就是一种关注病人生存质量的保险,而不仅仅是为了让病人有钱治病而已。
所以,对一份重疾险来说,最理想的保额是一份重大疾病的治疗金加上至少一年的休养费用。
因此,一份重疾险保额至少是30万起步的。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买更高保额的。
三、保障期限怎么定?
重疾险保到多少岁合适呢?大家在挑选重疾险的时候,肯定也遇到过这种困扰。短期产品和长期产品之间,建议选长期。
原因如下:短期的产品,乍一看,很便宜,但是其保费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长远来看,价格优势并不大。短期重疾险无法保证长期续保,一旦产品下架,你需要去寻找新的产品,再走一遍健康告知。
即使产品不下架,不少短期重疾险续保的时候,也需要健康告知。这个时候,如果身体出了一点小问题,可能就买不了,彻底失去保障。
相比之下,长期重疾险由于采取均衡费率,后续缴费价格不会随着你年龄变化而增加;也不会由于你的健康条件发生变化而失去保障。
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选择保障终身。
理论上来说,人一生都有罹患重大疾病的风险,所以在的。但是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的话,可以先买一份定期的,作好当下的保障,等手头宽裕了,再来叠加终身产品。
买定期保险最少也要保到60岁,最好是能到70岁。
根据《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7》,45-59岁这个年龄段占到全部癌症病人的30%以上,其他慢性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在45-59岁患病风险也明显增加。所以,投保的时候,这一年龄段一定要覆盖到。
当然了,这是成人配置重疾险时的原则。
如果是给小孩子买重疾险,情况就不一样了。可能有不少父母老想着给孩子买终身重疾险,对于预算充足的家庭来说,这样做没问题。但是如果预算有限,还非盯着终身重疾险不放就不合适了。
同样的重疾险保终身和定期的,价格能差好几倍。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孩子真的老了患重疾了,现在50万的保额,估计远远不够。与其操心孩子的未来,不如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买一份保额配置高的定期重疾险。
所以,给孩子配置重疾险,保障期限一般来说保到孩子经济独立的时候就够了。
这个时候,家长们需要关注的是保额,而不是过分纠结保障期限。相信孩子们,经济独立之后有能力为自己作好保障的。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
承保病种:多当然好,但如果预算不足,应该优先确保保额充足。
保障额度:30万起步,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自由增加保额。
保障期限:给成年人买,尽量保终身;如果预算有限,至少要保到60岁,经济宽裕后再补充终身产品。给孩子买,保障到其经济独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