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次集体涨停之后,证券ETF总算是“消停”了一下。
说实话,ETF连冲涨停这种气势,不止大家怵,老娘舅也怵的。资金跟敢死队一样往里冲,要么是头脑过热走向疯牛,要么就是被监管紧急叫停,一盆冷水泼下来,滑头的钱先跑了,套住的都是后知后觉后加仓的散户。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牛市加速了散户的灭绝。
疯涨的时候,人人账面都翻红,但是等到潮水退去,有多少人能保住账面上的收益却是一个未知数。和绵绵无绝期的亏损相比,大涨的片刻喜悦都只能算浮光掠影。
这并不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生ETF涨停,甚至都不是券商ETF的第一波集体涨停,稍微有点记忆的朋友,应该能想起去年10月那次“券商涨停事件”——2018年10月22日,券商ETF涨停,为上市以来首次。
2018.10
券商ETF涨停
2018年10月22日那波券商集体涨停,被普遍认为是市场见底信号。
次日沪指下跌1.37%,券商小涨1.19%。此后一个月,券商行情在震荡中重心上移,涨幅达到30.8%。杀进场内的交易型资金抬升了股市中枢,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7.75%,创业板指数涨幅为16.45%。
到11月20日券商行情进入回调,至2018年末基本消化完了10月以来的涨幅。
阶段总结:尽管券商涨停被人视为“牛市风向标”,但这波券商ETF涨停主要被解读为超跌反弹,一方面是券商板块估值位于历史低位,市场担忧逐步出清;另一方面资金果断介入,令成交量较此前有明显突破。
2015.5
广发医药ETF4个涨停
说到医药行情,很多新基民都只记得去年的医药板块全面上涨,其实在2015年的疯牛行情里,医药ETF也曾经拉出4个涨停。
2015年,从5月22日至5月27日,成立不到半年的广发全指医药ETF连拉4个涨停板,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广发信息技术ETF,这只更“年轻”的ETF在同一个区间里接连走出了5个涨停板。
连日资金涌入买出了高溢价:5月27日,广发医药ETF净值为1.8773元,而二级市场价格已经达到2.769元,溢价高达47.5%;广发信息技术ETF净值2.0657,二级市场价格则达到3.090,溢价近50%,一个月里规模翻倍。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疯牛在6月一跃而下,两只ETF的涨停旋即成为过眼云烟。
阶段总结:ETF狂飙源于牛市资金的疯狂涌入,半个月就超过60%的涨幅来得快,去得也快。
历史从不简单重复自己,所以过去发生的也仅供眼前参考。或许这次ETF涨停不再像2018年那样“熊影重重”,也没疯到像2015年那种“气冲牛斗”,但总有一些味道是相似的:对经济下行的担心并未消失、对多数板块的盈利趋势尚难称乐观、资金的饥渴……
如果可以选择,相信多数人宁愿选择一个来得慢但是走得更稳的行情。
说到这里,也该谈一谈“如果想加仓,应该怎么加仓”这个问题了。以下是老娘舅认为可以一谈的几种加仓姿势:
一、最稳的加仓:定投
很多人因为觉得定投单次投入的资金太少,都考虑把定投停掉,改成一笔一次性买进。老娘舅建议如果不是交易型高手,不要这么做。最适合普通人的加仓方式,就是定投。
二、预判一波行情:橄榄式加仓
先少量加仓,后续行情继续向上,就以数倍于第一次的资金大量买进;之后价格继续上扬,再将剩余的资金全部投入进去,加码资金两端轻,中间重。
三、担心行情反复:金字塔式加仓
把用于加仓的钱分成几个不等分:第一份最大,一次性建3-4成仓位,第二份开始逐级递减……到最后一份最小。
四、想看牛市是不是真来了:倒金字塔式加仓
第一次以较小仓位试探买入,如果行情上涨,感觉良好,则下一次买入比第一次更多的筹码,以此类推,加码资金逐级增大。
在定投之外,加仓的套路很多,其中不乏赌概率的玩法,但是老娘舅不作推荐。以上这几种不管是橄榄式、金字塔,还是倒金字塔,多数人一来缺乏行情解读的能力,二来也做不到专业交易者的精细和严守纪律。只能说学个大概。
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发现行情不同于预期,或者在上涨中发现异常信号,专业交易者可以立即无条件退出,想效仿的人得好好想想自己做不做得到。
希望大家都能挣到自己想挣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