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支付宝上线反欺诈产品“安全守护”。看到这则信息,在北京工作的张文文立刻给将远在山东的母亲设为可“守护人”,也就是一旦风控系统识别到张母的交易存在被骗风险,会通过短信等方式通知张文文。提醒张文文联系张母,了解情况,进行劝阻。
此前支付宝推出反诈功能“延时到账2.0”,选择这一服务的用户,若到账前发现被骗,及时报警,转账就可以被撤回。
去年6月,年近六旬的母亲接听了一通电话,犯罪嫌疑人能够准确的说出张文文的姓名,谎称张文文遇到急事需要2万元周转。母亲立即联系张文文,但此时张文文正在加班没有接到电话。张母心生着急,便想通过支付宝给“女儿”汇款,由于不懂操作便请社区民警帮助,民警对张母进行劝阻并联系上了张文文。
想起当时的情景,张文文仍然心有余悸,犯罪嫌疑人利用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将了解到的个人信息加以利用,让张母在慌张的情况下,作出错误的选择。据了解,支付宝上线反诈产品“安全守护”,该功能在试运行阶段广受子女欢迎,不少用户为父母开通了这一功能。
近年来,电信诈骗事件层出不穷,农民工被骗血汗钱,七旬老人将积蓄汇入对方账户,而寒门学子徐玉玉事件让人唏嘘。2016年6月至8月,犯罪嫌疑人陈文辉通过腾讯QQ、支付宝等工具购买非法获取的山东省高考学生信息10万余条,并以发放助学金为由实施诈骗。
那一天犯罪嫌疑人打了一百多个电话,而寒门学子徐玉玉就是其中一个。刚刚考上南京邮电大学的徐玉玉由于家庭困难,向教育部门申请助学金,接到电话的她欣喜不已,不曾想这通电话成了催命符。接到诈骗电话,她将9900元学费转入对方账号,得知被骗后昏厥,抢救无效后离世。
当前电信诈骗犯罪活动手法多样,通过购买或利用钓鱼网站、木马盗取等手段收集个人信息,由于能准确报出姓名、身份证号甚至住址、家庭情况、车牌号等信息,诈骗犯罪得手率更高。比如像汽车退税诈骗,受骗的主要是一些有车族。
像是冒充电信人员、公安人员的诈骗,不法分子往往选择白天拨打电话,白天老人单独在家的可能性较大,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信息闭塞,容易受骗的情况实施作案,而这种针对性较强的电信诈骗也更容易得手。
当前,公安机关一直开展专项斗争、组织全国性的专项行动,不停地在打击,各种媒体,报纸、电台、网络都一直在宣传,提醒居民不要上当受骗。同时加强与电信、银行等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和配合,但电信诈骗屡禁不止。
目前,支付宝的使用人群范围越来越广,第三方支付成为新的趋势,支付宝上线的反诈产品“安全守护”,如遇诈骗,可短信提醒其家人风险交易,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一些老人、大学生、务工人员、农村人群等易被骗子盯上的群体规避风险。
然而,支付宝的反诈骗神器只有防范功能,终究治标不治本。个人信息和数据的严重泄露,才真正的让不法贩子有机可乘,不法分子对我们了如指掌,我们却对不法分子知之甚少,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很容易让犯罪分子实施诈骗。
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加强银行卡的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手机、电信网络实名制,减少个人信息的泄漏,遏制电信诈骗发展蔓延。而居民个人也要加强法律意识,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要轻易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