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双11之际各大银行积极实施信用卡优惠政策,争先恐后的发卡提额吗?然而,年底将至,又到了年终清算、冲刺业绩的时候了,银行界的风控收紧也如约而至。
这下,不少卡友傻了眼,明明一直规规矩矩,没有过逾期更没有过套现,信用卡的额度怎么就一夜之间从150000变成了300?甚至有些朋友的信用卡直接被封了。
虽然说每年年底都会有类似情况,然而今年的严重程度可谓是前所未有。
据了解,随着2019年一些企业裁员寒潮的来袭,银行信用卡客户在还款能力上有所下降,部分过度负债客户的风险逐渐显现出来。
根据央行披露的2018年《三季度银行支付体系运行报告》,截至去年三季度末,银行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约为881亿元,占总应偿信贷总额的比例为1.34%。
信用卡逾期风险骤增,商业银行不得不针对逾期加大催收力度,通过抬高门槛、降额封卡等方式加强风险管理,并加大对套现行为的打击力度。
此前,上海银保监局等部门再次发声要求银行优化监测异常交易,防止资金用途不正常,严格管理授信过高,强化刚性扣减,防范金融风险。
可见,这次的风控范围广、程度深,连过去一向被认为没有什么风控的银行,都在悄无声息的直接降额。
重灾区:广发银行
广发降额封卡大多都是高额度信用卡,并且降额幅度还非常高:有人额度在没有任何提醒情况下被腰斩,甚至有人几十万的卡直接被降到几千。
大片区 : 平安银行
最近,平安也很是严苛,先是旅游白的卡友不太好过,剩下一大批待审核。
接着就是没有任何理由的降额:要么发短信要求提供交易发票,要么就直接降额封卡,1万降到2000,4万降到2万,10万降到1万,比比皆是。
老灾区 : 交通银行
交通的风控全年都是最严格,近段时间虽然封卡的不多但是降额的却不少,还有一大批人被拉进了黑屋。
新灾区:华夏银行
一向低调的华夏在2019年信用卡降额中打响了第一枪。早在去年12月,已经陆续有持卡人表示华夏信用卡额度被降。不过被降额的卡友几乎都是只降了现有可用额度,也就是说卡里有多少余额就降多少额度。
除了降额排名靠前的这几家之外,像工商、农业、中信等这些银行也有不同程度的降额封卡,只是波及面有限。
但是,话说回来,银行作为一个盈利的机构,也不会那么轻易的对持卡用户进行降额封卡。除非你踩了银行的雷区,也就是银行的风控警戒线。
像逾期、套现行为就不用多说,这是坚决杜绝的。另外,还有些不经意的行为也可能会就被划入警告区,那我们要如何避免被降额甚至封卡呢?
1、经常使用信用卡
中信银行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已经明确对信用卡长时间闲置不用的卡友进行过短信提醒,对3-6个月内的长期闲置未发生刷卡交易的持卡人减少授信或进行冻结。
2、刷银行喜欢的商户类型
想成为银行眼中的优质用户要刷银行喜欢的商户类型,比如,购物消费类、餐饮类、娱乐类、养生类、健身类、生活类的高频消费行业。具体来说有大型购物商场、超市、餐饮、酒店、旅游、美容、健身养生、酒吧KTV、休闲娱乐会所等等。
3、刷卡方式采用小额为主、中额为辅、大额偶尔来一笔
银行最喜欢的刷卡方式就是25+3+1提额大法,具体就是一个账单周期内25笔左右小额,3笔左右的中额,1笔大额的刷卡方式,而且刷卡商户类型一定要多元化。
4、三个月左右来一次信用卡分期
大家都知道,信用卡分期属于给银行做贡献的一种快捷方式,但是分期要适当,分期金额不能太大、分期期数不能太长,否则容易让银行怀疑你没有还款能力。
5、境外消费有助于提额
无论是出国旅游刷卡消费还是出国留学都比较容易被银行认定为优质用户。年底这段时间,通过境外消费的方式快速达到银行优质客户的标准,从而激活“发卡银行对在境外有交易记录的信用卡给予大幅提额”的规则,致使平时综合评分比较低的持卡人能快速提高综合评分从而达到快速提额的目的。
信用卡额度得来不易,年底风控那么紧,大家一定要规范用卡,和银行相处要牢记一句话:“银行希望我做的我想办法去做,银行不让我做的我一定不会做”。这样才能获得银行的青睐并成为真正的优质客户,从而更好地避免被降额封卡。
康波财经综编自生活有倾城、好财、信用加油站、城市金融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