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钱包出门,用手机生活已经不是啥新鲜事,随着新技术的普及,以后出门买东西可能连手机都不用掏了。
12月13日,在支付宝开放日上海站上,支付宝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刷脸支付产品—— “蜻蜓”,直接将刷脸支付的接入成本降低80%。今后无论是大的医院、超市、餐厅、品牌零售店,还是路边的便利店、夫妻店甚至菜市场,刷个脸就能把钱付了。
这款刷脸支付产品的外形如同一个台灯,只是取代“灯泡”位置的是一块书本大小的刷脸显示屏。将它接入人工收银机,并放置在收银台上,顾客只要对准摄像头就能快速完成刷脸支付。
“蜻蜓”落地
支付宝IoT事业部总经理钟繇介绍,刷脸支付产品“蜻蜓”的体积只有原来自助刷脸机具的十分之一,即插即用,也不用改造商家ERP系统。但同时,它在刷脸技术上更为先进:采用了3D结构光摄像头,更快更准;升级了智能引擎,在常去、熟悉的环境下,用户无需输入手机号码即可完成付款。
2018年以来,有刷脸支付功能的自助收银机具已在零售、餐饮、医疗等大型商业场景中得到使用。
据悉,卜蜂莲花是首家接入支付宝刷脸支付的超市,其市场部助理副总裁袁林化表示,在引入刷脸支付后,1个收银员可以维护3台自助收银机,收银效率提升了50%,按照收银员3200元的平均工资计算,每年便可节省1344万元的综合成本。
2018年9月,江西省人民医院也上线了40台支付宝刷脸支付机具,副院长霍亚南说,刷脸支付带来的体验升级,把排队时间变短,缓解了患者焦虑情绪,也让挂号等窗口压力下降。
“收钱码大幅推动了移动支付的普及,这款刷脸支付产品的使命是让刷脸支付像收钱码一样,走进每一个普通的小店。”钟繇表示,在大幅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支付宝还在探索各种新模式,继续不断降低商家的使用门槛。
2018年“双11”的数据显示,刷脸和指纹完成的支付高达6成,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方式,意味着生物支付时代已经到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和林认为,刷脸支付比密码支付更安全更便捷,随着门槛的进一步降低,刷脸支付或在未来3年内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支付革命
随着新一代的生物识别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刷脸支付大家早已不再陌生。早在今年8月,蚂蚁金服已经表示脸部识别支付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可以进行商业应用。
如今,支付宝带来了一只“蜻蜓”,开始了新一轮的“支付革命”。
在现在的支付场景中,主要的付款方式仍然以“手机扫码”为主。
NFC支付虽然看上去很美好但是对手机设备和收款设备的硬件要求,使大多数用户被拒之门外。二维码支付技术的普及,不仅仅为线下渠道带来了新的曙光,更为线下渠道带来了新的机遇。
与生来就是数据化的线上商业经济不同,线下门店的商业数据化要滞后很多。在移动支付还不发达的那几年,门店虽然开起来了,客户却越来越少,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价格战打得越来越激烈,到店的客户也越来越挑剔,用户的消费习惯也发生着变化。
传统的线上电商已经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线下门店又没有手段靠近消费者。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二维码支付兴起的前夜。
二维码支付,这种基于账户体系的支付方式推动着线下商业与互联网不断融合,依托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更是为商家优化了线下获客体系,支付方式的改变也让商家有了更多的方式与消费者沟通。
线上做服务,线下重体验,依托大数据靠物流打通线上线下,扫码支付打开了新零售风口的大门。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国内移动支付业务量的笔数与金额,均以超过100%的幅度上升。而Forrester Research的数据表明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已经达到5.5万亿美元,而美国的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仅为1120亿美元,约为中国市场的五十分之一。
截止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88091.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46.78%。支付宝占比53.7%,微信支付占比39.51%,两者合计占比超过93%。
新零售,可以说是因支付方式的革命推动下的新型经济模式。
支付创新
有意思的是,作为二维码发源国的日本,他们的移动支付发展却频频受困。
二维码早在1994年便由日本人腾弘原发明出来,二十多年后却因中国赴日游客才得到重视。
日本人发明二维码,中国人用二维码赚钱。
根据德勤发布的《2018全球250大零售商》榜单显示,亚洲共有64家零售企业上榜,其中中国企业15家,日本却又32家,占比达50%。在日本这样零售业极其发达的国家,却未能燃起“支付革命”的烈火让人十分不解。
我们通过分析发现,日本智能手机普及率要高于中国,却始终没有类似支付宝、微信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并且日本人对个人隐私极其保守,导致在线支付在日本发展非常迟缓。
最重要的一点,日本的信用卡体系十分健全,信用卡支付终端普及率特别高,所以拿出手机扫码这样的方式,在日本人看来反而要麻烦一些。
这也是日本迟迟没有支付革命的原因,而且像刷脸支付这样的方式,反而更难推行。
恰恰是中国的传统商业环境和近年来的数字化商业普及才能成为孕育移动支付的土壤。
刷脸支付,无疑是新一轮的支付创新。支付宝带来的刷脸支付产品——蜻蜓,为未来刷脸支付的普及创造了新的环境。
从今年双十一的数据来看,刷脸、指纹这样依靠生物识别技术完成的支付已达到60%,国内消费者对新支付方式的接受程度要远远高于预期。
支付宝的这只“蜻蜓”,能否再次点燃新一轮支付方式的火种,我们仍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