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段时间,牛哥常常听到和看到人们在讨论A股,是不是到该买入的时候了,大家做出判断的逻辑也相对一致:把时间轴拉长,把当前A股的市值放在整个经济周期看,是处于较低位置的。
于是,一些手里现金流比较充裕的已经杀进了A股,剩下的人在蠢蠢欲动。
但现在A股市场里存在一些“坑”,年末A股的解禁高潮来了。
按最新收盘价测算,12月解禁规模超4千亿,是全年解禁压力第二大的月份。本周有42家上市公司解禁58.55亿股,解禁流通市值达697.43亿元。
具体有哪些股票解禁,可到网站查看:http://data.eastmoney.com/dxf/detail.aspx?market=all&startdate=2018-12-01&enddate=2018-12-31
今天我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是解禁股?解禁的股票对股价有什么影响?
2
解禁股是指限售股过了限售承诺期,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买卖的股票。解禁的股票分为两类,大小非和限售股。
大小非是股改产生的,限售股是公司增发的股份。这些股票在解禁前都在以前购买这些股票的人的手中。
股票解禁后,就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自由交易了。手上持有这些股票的人,可以选择继续持有,也可以选择抛售。
股改即股权分置改革,以前的上市公司,有相当部分的法人股,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权,但成本极低,股价波动风险全由流通股股东承担,不能在公开市场自由买卖,后来通过股改,实现企业所有股份自由流通买卖。
大小非中“非”就是限售的意思,大小就是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的多少。大非是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大的非流通股,小非是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小的非流通股。
解禁类型主要分为定增解禁和首发原股东解禁,首发原始股解禁就是股改产生的大小非,定增的是向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的股票。
在这两种解禁类型中,一般来说,由于定增股东大多为了短期持有股份获利,因此解禁后抛售意愿强,而大股东通常长期持有公司股份,通过参与公司经营发展获利,解禁后持有意愿强。
3
这些股票解禁后,对股价会产生什么影响呢?牛哥以此次解禁市值排第一的分众传媒为例子来讲解。
分众传媒股票解禁的时间是12月31号,在此批解禁的股票中,分众传媒在数量和市值上均排第一,解禁的市值近500亿。在此次解禁后,分众传媒就没有无解禁股份了,实现全流通。
分众传媒此次解禁的股票类型是属于定向增发类,解禁的股票有77.13亿股,占总股本的52.55%,占解禁前流通股的110.74%,这些解禁的股票背后由36位股东持有。
分众传媒控股股东持有其中的44%,33家私募机构持有其中的53.09%,另外还有上海拓中,贝因美两家企业分别持有0.62%和1.87%。
若这些股东大面积坚持手中所持有的股票,分众传媒的股价就面临着下跌的压力。目前看来,33家私募机构减持的可能性最大,且私募机构持有的限售股股份比例过半,市值超240亿元。
为了防止股票的下跌,今年分众传媒发布了一个价值30亿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回购期限自5月17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但目前回购金额还不足四分之一。
30亿还未完成的股票回购计划,和可能面临的500亿的股票抛售压力相比,力度也有些不足。
4
当然,并不是所有解禁股票都面临着被抛售的压力。
如果市场环境好,公司经营业绩好且估值偏低,或者持有的股东是控股股东、解禁股是首发原始股这些情况,继续持有的可能性会比较高。
所以,在你觉得A股遍地是“黄金”的今天,还是不能一股脑的扎进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