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近日百行征信官网备案完成,域名启用“ baihangcredit.com ”,目前已悄然上线。
除了域名以外,百行征信也在今年四月份注册了“指纹LOGO”、“百行征信”、“百行研究院”、“百行征信研究院”和“百行评级”等系列商标,目前商标尚未注册完成。
对接入百行征信的机构建立考核机制。对于恶意瞒报、错报个人征信数据的接入机构,采取严厉的处置措施,直至停止其征信服务。
统一的个人征信市场正在进一步完善 前不久,百行征信与15家互联网金融机构、消费金融机构在深圳签署了信用信息共享合作协议。
百行征信董事长兼总裁朱焕启表示,这标志着百行征信按照监管要求率先向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基本征信服务的开端。“百行征信将坚持市场化,不追逐商业化,坚持财务可持续,承担既定和明确的社会责任。”
朱焕启说,截至目前,百行征信已与120余家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机构签订了信用信息合作共享协议,与50余家机构达成了合作意向。
目前在新兴金融业态中,消费金融机构、部分持有网络小贷牌照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可接入央行征信系统,P2P网贷尚未接入央行征信。
3个月内上线个人征信系统 ,目前,百行征信正在统筹研发、有序推出基础征信服务,建设数据库系统,设计产品序列,研究提出行业标准。
规范征信数据报送查询标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百行征信将于近期发布个人征信数据报送和查询标准,规范互联网金融和消费金融的信用数据。
百行从机构采集信息主体的信用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信贷全流程信息,包括信贷申请、批核、用信、还款和逾期等信息。
通过信贷信息的归集,为机构提供信息主体的贷款规模、逾期次数、逾期未还款金额等信息,这些信息将协助机构判断申请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帮助机构快速识别恶意借款不还的“老赖”。
此前,由于信用市场建设不完善,探索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征信数据共享曾经面临较大困难,导致借款人“多头借贷”、欺诈性行为时有发生。
对于解决“数据孤岛”问题,唐磊表示,从业务开展情况看,充分证明了征信数据共享困境是可以打破的。
百行拥有唯一一张个人征信业务牌照,从事征信业务具有较强的公信力;作为独立第三方个人征信机构,在信息共享上能够得到互联网金融和消费金融机构的充分信任。
下一步,百行征信将按照《征信机构信息安全规范》的要求,进行百行征信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的评定,并聘请独立第三方机构进行安全测评。
此外,百行征信的个人不良信用信息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百行征信将建立异议处理机制。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要求,个人将可查询百行征信记录的个人征信信息,若有异议,可提出申诉。
第三方征信机构马上上线,老赖们不要再想着钻空子了,还钱才是你唯一的出路,不然以后你将“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