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ST岩石(600696)发布关于涉及诉讼的公告。
公告显示,上海金融法院已受理许涛芳等166名投资者以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为由对公司提起的民事诉讼案件材料。上述案件起诉总金额共计约人民币6750万元。
原告因对上市公司及其他披露义务主体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的信赖,购买了被告公司的股票。然而被告违反了证券法的相关规定,没有及时履行信息披露的义务,该信息披露的违法违规行为已造成了原告较大的损失。
事实上,ST岩石在半年报中曾提及被中小投资者以证券虚假陈述纠纷提起民事诉讼,截止2018年6月30日,共有3起案件。
2017年11月7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了郭家宏、郭强、黄小英诉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诉讼涉及金额为292629.31元,2018年6月21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公司赔偿三名原告43534.07元,并承担诉讼费841.36元。
通过计算发现,这个赔偿比例约为15%。也就是说在最保守的情况下,按照这个赔偿比例,ST岩石将至少承担1000万的赔偿。但原告的诉求,是100%的起诉金额,不排除之前出现的100%退赔的现象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ST岩石则认为本次公告的诉讼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不存在重大影响。
ST岩石三季报交出了一份非常不错的答卷: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177%,实现净利润2130万元,同比增长170%。也就是说,非常保守计算的赔偿金只占了增长170%的净利润一半还不到。那么ST岩石真的那么赚钱可以不受诉讼影响吗?
前世今生
ST岩石可能大家都不熟悉,但匹凸匹这三个字肯定听说过。因与当时的市场热点网贷“P2P”谐音而被市场质疑蹭热点,并且前实际控制人鲜言遭证监会史上第二34.7亿天价罚单而“闻名”。
公开资料显示,自1993年上市以来,公司曾从事过石质挂釉墙地砖的销售、房地产开发以及互联网金融等多方面业务,也经历了福建豪盛、利嘉股份、多伦股份和匹凸匹等多个简称。
2017年7月31日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名称的议案》,将公司名称由“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岩石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变更为“岩石股份”。
同时,将之前互联网金融领域经营范围变更为:实业投资、股权投资、投资咨询与管理、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受托资产管理,国内贸易,软件技术开发与服务,房屋租赁、物业管理。
但是目前,匹凸匹现有主营业务以及控股股东都与新金融或财富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截至2018年9月30日,五牛基金是岩石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占股10.86%,韩啸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而韩啸又是互联网金融领域海银财富、海银会、五牛基金等海银系企业的实际控制人。
曾被*ST,靠类金融业务扭亏为赢
猫妹发现,2017年3月29日,匹凸匹更名为*ST匹凸,也就是说,当时公司已经连续三年亏损,并且发出退市预警。
直到今年年初,匹凸匹发布公告称,2017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实现营收1.75亿元,同比增长247%;实现净利1803.47万元,由于2017年度经审计年报利润扭亏为赢,公司才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当时的年报还透露,扭亏为盈的成绩源于2017年开展的融资租赁和保理业务。
由此可见,无论是更名前还是更名后1000万元的赔偿对于岩石股份并不是一笔小数字。
18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加大保理业务开展力度,报告期内商业保理业务实现收入3143.43万元,融资租赁业务实现收入508.73万元。
然而这两块业务近期似乎增长疲软。三季报披露,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较期初余额减少,下降48.27%,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公司一年内到期的应收融资租赁款减少所致;长期应收款期末余额较期初余额减少,下降39.76%,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公司一年以上的应收融资租赁款和应收保理款减少所致。
猫妹还发现,岩石股份保理业务基本依赖单个大企业撑起一片天。
例如,2017年年报保理款本金列表中,有高达91.14%保理款本金皆来源于恒大集团,共计4.24亿。
又比如,在最新的半年报显示,保理款本金第一名为新力地产有限公司,总金额为2.9亿,占比55.06%。而恒大集团退居第三,期末余额7167.3万元,相比17年年末缩水8成。
对于ST岩石来说,刚靠融资租赁和保理业务扭亏为盈侥幸过关,避免被实施退市。而如今外忧内患,一边两块业务增速放缓,另一边还面临股民维权索赔这颗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