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进入冬天,中介为了业绩也是不择手段。
这个周末,一些房市将要取消限购的假消息满天飞,搞得人心惶惶。
你要是经常看我的文章,就会知道现在中央对楼市的态度。
这时候取消限购?没可能的。
中介这么没下限,是因为日子确实不好过。
从一二线城市到四五线城市,绝大多数地区都出现了量价齐跌。
有大量房源无人问津,夸张的甚至30天连一个去看房的客户都没。
好不容易来个客户吧,你不打个9折,理都不带理你的。
虽然房子价格和交易量都被冻住了,但作为被欺骗过这么多年的刚需,内心极缺安全感。
后台经常有很多粉丝问我,我是刚需,现在要不要马上买房?
说实话,对刚需而言,其实房价涨多少跌多少跟你没多大关系,增值了你也不可能卖掉。
但它却代表的是一种安全感,能让你有耐心去做你想做的事,仅此而已。
你不要去想什么房价走势,不要去看所谓的宏观政策。
你要想明白的是,过好当下,还是选择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去赌房价真正底部。
可能等得到,可能等不到,可能现在就是。
如果是我,我不会把自己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赌在不确定上,有能力有资格就会马上买。
不过这里我觉得应该给刚需一个明确的定义。
严格点来说,市场上大多数“刚需”,都是炒房的逐利者。
房价一涨,又是生孩子要换大房子,又是马上要结婚得弄个新房,又是房子没有学区。
房价一跌,有小孩了挤挤也能住,婚房可以慢慢看,学不学区无所谓,不行了就上私立。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因为房价的预期不同。
房价要涨,再不买就买不起了,今后想改善要花更大代价。
房价要跌,我们可不想沦为接盘侠,要知道一两个点的波动就抵得上我干一年。本来下狠心要买的,现在也可以缓缓。
所以大多数刚需都是伪的,他们没有那么刚也没有那么急。
他们只是害怕错过了新一轮财富的分配,错失阶层上升的快车。
如果看到这点,哪些人现在适合马上出手买房也就很明确了。
在所生活的城市一套房也没有的,父母有的不算,房子小的偏的不算,这样保证你至少有个窝。
你即使在老家有四五套房子,在北上深工作一套都没,也算是刚需。
这批人我认为买房的最佳时机永远是当下。
那其他改善型需求的伪刚需呢?
这个你就要自己做决定,对更好生活环境的追求是需要冒风险的。
买便宜了,万事大吉;买贵了,自认倒霉。
成年人应该学会自己做决定,并为之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