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相信大家还没有从长假的节奏中完全缓过来,昨天的股市直接把慵懒的心态按在地上摩擦到完全清醒。看到有些空仓的朋友安心吃瓜,只能心里暗暗叹息,真好!
好在今天股市不跌了,心里多少送了一口气。想想现在理财投资的确不容易,似乎拿着现金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仔细一想突然就冒出了冷汗,以现在的通胀水平,要是啥都不干,岂不是躺着亏钱?
那么问题就来了,到底投啥好?
我们把投资比较普遍的产品一一列举,从能否投资、投资期限以及仓位几个角度来简单的分析分析。
首先是股市,说实话股市跌大这个位置确实已经体现出价值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股市是可以投资的。
但是同样的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整体的经济回暖还需要不少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股市,那么必定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这样才能有收益。如果现在入市做短线,那必然是送钱。
仓位方面,因为股市的波动性以及现在整体形势不好的原因,即便值得投资也最好不要放太多的资金,投资金额最好不要超过整体的投资金额的1/4。
然后是P2P,雷潮至今,腥风血雨,淘汰无数平台,还是出现了一些经得起考验的头部平台,这些平台的年化综合平均收益率还是能达到7%-10%,在如今的大环境下还是非常诱人的。
虽然P2P的风险比股市小很多,但依然是存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头部平台,尽管收益率会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因为他们已经过滤的绝大部分的风险。投资期限方面,尽量选择短期的标的为主,投资金额可以稍微高于股市但是不建议超过全部投资金额的1/3。
再有是银行理财,今天着重和大家说一下,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通常大家是看不上银行理财的。道理嘛也很简单,毕竟银行理财门槛有五万元的门槛,期限也不灵活,收益率不如网贷,唯一的优势就是安全性高一些。
但是现在环境不同了,一方面P2P的风险急剧升高,收益也比曾经大幅下降。反观银行理财的收益率其实没什么太大波动,一直是年化收益率3%~6%的区间内。其次是理财新规的出台,造成了门槛大大降低。节后交通银行就发布了新一批理财产品起售点降低至一万元的公告,增加了理财产品的吸引力。
目前而言,已知的有招商银行和交通银行两家部分理财产品已经将门槛降至一万元,不过随着新规的推进和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银行会降低门槛。
投资期限来说,可以选择中期的理财产品,在保证一定安全性的情况下锁定收益率。仓位方面同样不宜超过总投资金额的1/3,最大的原因并非安全性,而是考虑到理财产品的流动性比较低。
最后就是大家熟知的宝宝类产品,近期这类产品随着市场利率的降低导致收益率急剧下降,现在已经在年化3%左右徘徊。其实也没什么毛病,毕竟流动性好、安全性高、收益率也高的产品是不存在的,金融机构不是慈善机构。风险、收益、流动性不可能全部完美。
当然宝宝类产品还是属于人气最高的产品,毕竟用起来方便,可以直接当钱包用。就现在的情况而言,你剩余的投资金额都可以放在宝宝类产品中,不论如何都比存活期来的好。而当其他投资渠道有所好转的情况下,就可以从宝宝类产品中转入其他的投资渠道里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