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贷款防骗 又一起集资诈骗案宣判落定,我该如何防范被坑?
又一起集资诈骗案宣判落定,我该如何防范被坑?
摘要:近日,一起集资诈骗案的宣判再次引发投资者关注。这是一起刚刚结束、持续时长5年的案件。时间回溯至2013年10月,随着诱人的书面宣传:“5万元起点,年化收益最低8%,最高15%,投资周期短,最短3个月,最长才1年...

近日,一起集资诈骗案的宣判再次引发投资者关注。这是一起刚刚结束、持续时长5年的案件。

时间回溯至2013年10月,随着诱人的书面宣传:“5万元起点,年化收益最低8%,最高15%,投资周期短,最短3个月,最长才1年,且资金可以随时取出。”上海百银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投资项目横空出世,令广大投资者跃跃欲试。

意料之中的,项目进行的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投资煽动着业务员的工作热情,促使他们忘记了公司营业执照上标明着“金融业务除外”字样,想当然地拍胸脯拿合同“正正经经”拉客户赚取奖金和提成之余,将自己的资金也尽数投资,同时还不忘劝说亲戚朋友,生怕大家错过这次“发财浪潮”。眼看着公司与投资者互惠互利即将双赢,投资者们早已坐等收利。

然而还未收回本金,消息传来——

2015年的1月底,公司高管携巨资跑路。

对于3700余名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噩耗,令他们的投资梦随之破碎。

好在恶人必尝恶果。公司控制人之一缪某经历了一年的逃亡路,最终于2016年3月在菲律宾被抓获。

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审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判处缪友春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违法所得予以追缴并按比例发还集资参与人,不足部分责令继续退赔并按同等原则分别发还。

一审宣判后,缪友春不服提出上诉。

就在近日,裁判文书网披露了二审刑事裁定书: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这起非法集资案,最终落幕。

这不禁让人想到另一桩惊动国人的同类型案件——

吴英集资诈骗案:2005年5月至2007年1月间,吴英以给付高额利息为诱饵,采取隐瞒先期资金来源真相、虚假宣传经营状况、虚构投资项目等手段,从11人处非法集资人民币7.7亿余元,终以集资诈骗罪被判处死刑。

该案件引起了整个社会对集资诈骗的死刑适用、对集资诈骗案件赃款赃物的处理讨论与思考,也许正是由于吴英案件,刑九修改废除了集资诈骗罪等几个罪名的死刑适用。

取消死刑无疑是对非法集资的犯罪分子减轻了刑罚,但这并不是对犯罪者的纵容,而是对投资者也就是被害者的警示。从1994年到2015年十多年间,国家不断打击集资诈骗案件,不断有犯罪分子被判重刑,诈骗的金额,没有最大,只有更大;被骗的人,没有最多,只有更多。图谋不轨的犯罪分子固然可恶,可当事情被越来越多人熟知,案件成为典型拿来警示,被害人却有增无减的事实背景下,我们就需要反思自己的问题了,被害人是防范不当还是有意而为之?

无论是哪种原因,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财产安全意识,我们面对金钱诱惑时的自制力,我们的金融投资能力,太差了。



什么是非法集资呢:

说白了就是把别人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骗到自己的口袋里,但是大家都不傻,犯罪分子不可能直接告诉你:给我点钱吧。——这是乞丐。犯罪是要有技巧的,不然怎么有人入坑呢?

他们会告诉你,今天你给我一百块钱,明天我给你两百。这么一听,你有点儿心动,但你也知道口说无凭,他拿着一百块钱跑了怎么办?知道你有所忧虑,他赶忙主动拿出他的“证明”,给你讲他的成功经历,并告诉你他的赚钱方式,还要强调一下他的资金库有多大,根本不差你这点,因为相遇即是缘,让你也赚一笔。最后放出大招,他对你说:“我觉得最近市场极好,这样吧,你只要给我两百块钱,我明天给你一千。”5倍的收益让你瞬间忘记了你需要的是“这是正规投资理财的证据”而不是“收益翻倍的承诺”,就这样,你乖乖的把自己的钱给了别人,还美滋滋的回家了。也许你会担心投资失败,但想当然认为自己在进行风险投资,即使亏本也只是投资失误。殊不知,这本身就是蓄意为之的违法犯罪。

或许你是“理智”的,你知道如此高的收益是不正常的,是伴随高风险的,甚至是犯罪风险,但在金钱面前,你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后的接盘人,抱着“薅羊毛”、捞一把就跑的思想麻痹自己。

难以识别金融风险、犯罪意识薄弱都是非法集资事件频发的诱因。对于金融消费者来说,解决自身问题,增强知识素养迫在眉睫。

非法集资可能隐藏在很多形式中:

民间投融资机构、网贷、虚拟理财、房地产、私募基金、交易所、养老机构、消费返利等等多个领域都有可能存在集资诈骗的行为。但不论采用哪种形式,犯罪分子的手段无非是:承诺高额回报编造虚假项目以虚假宣传造势利用亲情诱骗最终骗取信任,诱使公众自愿主动地将资金交出来。

投资人不都是理性的,利益往往使人迷失,因此这样的犯罪案件看似防不胜防,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做好心理防备,增强法律意识,完全不会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第一点 

在高息诱惑面前,保持理性。别说5倍的收益,就是50倍,你也不能立刻头脑发昏,两眼放光,开始想象自己挥金如土的生活,要理智,抱着“人在做天在看”“天上即使掉馅饼也砸不到你”的心理去明辨是非!

 第二点 

审慎投资,控制投资风险。当对方给你看“证据”,既然是假的,骗子怎么能那么容易让你看出来?这时候就要擦亮双眼啊,还是那句话,不要被金钱冲昏头脑,你要看清楚,所谓的“证据”其实漏洞百出!

 第三点 

一旦发现自身可能卷入非法集资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说你已经把钱给人家了,回去的路上做着发财梦的你被一声汽车鸣笛惊醒,突然意识到不对劲,这时候不要慌,赶紧找警察叔叔!

研究表明,已有近65%的消费者意识到自身金融知识不够。目前有不少企业响应国家号召,实施保护消费者计划,对投资者提供金融安全教育。

在这里,钱博士想说的是,金融消费者理性投资不能只是口号,金融知识要日积月累,安全意识要逐渐培养,法律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更是要增强。侥幸心理不能有,合法正规的理财平台才是正确之选。虽然说投资这件事本就是不确定事件,但盲目的投资好似赌博,盈亏只靠运气。如果我们有了金融知识的基础,具备了投资能力,就能更加稳健的进行理财投资。

想了解更多有关贷款信用卡、理财的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回复“有钱”获取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贷款防骗 更多
    最新资讯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非法集资有什么区别?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