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信用债市场再现违约事件。
上海华信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华信”)公告称,公司正常经营受到重大影响,无法按期偿付“16申信01”到期应付的利息,发生实质性违约。
数据显示,这是9月以来信用债市场的第7起违约事件,截至9月13日,今年已有52只债券违约,而去年同期违约债券约30只。
机构分析称,去杠杆大方向不变,宽货币难以向宽信用全面传导,信用违约风险难以消除而只会分化,建议投资者保持谨慎,优选中高等级债券。
“一方面,资管新规规范影子银行的大方向不变,非标融资只是降幅趋缓,但萎缩趋势不变;另一方面,违约潮过后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大幅下降,对信用瑕疵主体一刀切的现象短期内很难改变,资金只会流向安全性较高的行业和企业。”海通证券姜超团队表示。
姜超团队指出,2009年以来的三轮债券牛市中,利率债到信用债渐次传递,低等级信用债往往涨幅最大,但这一次或许难以出现。展望四季度,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仍存在诸多障碍,市场风险偏好难以大幅上升,建议以中高等级信用债为主展开配置,对低等级债券仍需保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