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MoneyKing”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先说四个小故事。
一、
我有个土豪朋友A,对他的印象一直是家里有个矿。
可他最近突然向我吐槽说生意难做,钱不好赚。
他家是搞工程建设的,因为人脉比较广,又做这行很多年,之前混得相当不错。
但是因为最近水泥、钢筋等原材料价格涨得凶,现在接的不少工程都是亏本在做。
虽然一时半会没啥大问题,但这种苦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年初的时候说想换个更大点的房子,现在几个心仪的豪宅开盘了也很便宜,却拿不出现金了。
夸张的是,为赚点油钱,他偶尔还会开开顺风车。
二、
朋友B,是典型的工薪阶层,不过有不错的理财意识。
过去一些年里,因为善用杠杆,还是赚了一些钱的。
他赚钱的方式很简单,用4、5个点的代价借钱,拿出去买10个点左右的理财。
因为有几套房可以抵押,在国企上班征信又不错,能套出来不少钱,一年下来赚个十几万不成问题,跟上班差不多了。
不过最近他也遇到了一些苦恼。
一方面是借钱的代价越来越高,原来5个点就能借到的钱,现在要7个点了。
另一方面,可投资的东西越来越少,P2P动不动就躺雷,余额宝这种货币基金7日年化更是要跌破3了。
风险和收益的不匹配,让他放弃了套利,到期的也都慢慢还了回去。
按他的话来说,就是负债虽然越来越少,但赚钱也只能靠点死工资了。
三、
还有一个朋友C,本来手头还是有点闲钱的。
但是今年花钱的事似乎都堆一起去了。
买了新房要装修,是一笔大钱,年初又花不少钱投了个新项目,目前项目还没太大产出。
人运气背的时候,喝凉水都会塞牙缝,买的一个P2P在到期前一天雷了。
虽然平台没有跑路,但是这笔到期的钱却可能要用三年时间去慢慢兑付,严重影响了她的现金流。
本来今年打算换辆车的,现在琢磨着先把她老爸的车借来开开。
四、
再说朋友D,他是在某知名的外企里上班。
周末的时候跟他吃饭,见面后也是在哭穷。
升职加薪越来越难,公司的补贴和福利也没去年好了。
他说行业不景气,接的活越来越少,公司效益下降自然就不会再那么豪气。
另外,跳槽的机会越来越少,往年上面的老大总会走几个,今年一个都没走。
坑少人多,都把坑占着,自然就不太够用。
不过这不是他最担心的,他现在更担心公司裁员,这就很可怕了。
要知道,他每个月有近2万块的房贷要还。
五、
这四个朋友是在不同的行业,彼此之间也没什么大的交集。
他们里有给别人打工的,有自己做生意的,也有自由职业者偶尔接点小活的。
但相同的一点是,都开始哭穷,特别是从7月份开始,现金流似乎一下子都紧张起来了。
我在去年年底就说过,寒冬将至,今年的日子不一定会好过。
不过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尾,没想到今年的冬天这么冷,甚至影响到了跟投资理财联系没那么紧密的吃瓜群众。
我们很多人也都轻视了,宏观调控对自己的影响,包括我自己。
宏观的背景会直接影响中观的行业,中观的行业则会传导至微观的市场。
这个变化会迟到,但一定不会缺席。
如果你要问我,这种行情下要怎么赚钱,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我这么激进的人,大部分资产都开始“闲置”,买点货币基金,弄点大机构的稳健理财产品。
我从今年初就意识到了现金的重要性,投资开始转向保守。
虽然现在确实看到不少便宜的好机会,但我不知道苦日子还会持续多久。
就像炒股一样,你知道某些股票价格已经够便宜了,似乎已经出现了底部,等你一把梭抄底进去后,会发现又跌了20%-30%。
而且,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涨,这种感觉是很绝望的。
六、
今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导致这个结果发生的原因有很多。
经济转型、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全球进入紧缩周期、去杠杆等等都算。
不过,如果要解释的通俗一点,那就是前些年整个社会借了不少钱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债务到期要开始还钱了。
还钱的日子当然苦。
这种时候,只能建议大家不论是投资还是做生意,尽量保守一点,一定要勒紧裤腰带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啊。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