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发现连银行存款都不安全了,每个人都想着割韭菜,套路一波波的。
1.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关于银行的离奇案件,并且公布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
银行柜员用伪造的假存单来骗取7个储户的247万元;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脑子里冒出了之前看的日本畅销小说《纸之月》,描述的是差不多的事情,不过你知道的,当然小说要比真实事件来的更生动。
也验证了一句话,人心不足蛇吞象!
我们来讲讲这个银行柜员的作案过程:
整个过程只需要三步,
第一步:先从银行获取空白存单;
第二步:招揽熟客来存钱;
第三步:用空白存单制作成假存单给到存款人;
第一步获取空白存单也没有大家想的这么容易,不是银行柜员就能拿到,这里的主人公赵立新就是拿自己的钱,用盗来的各种身份信息进行小额存款,不过她并不打印整存整取的存单,所以就能有很多空白存单进行伪造,这里说下这种行为已经违法了;
第二步招揽熟客,其中有个熟客甚至直接把身份证给到主人公,让她进行续存,心也是够大,换句话说,也只有熟客会让你这么搞,一般人都是不放心的;
做银行理财的时候,那套路就更多了,随便银行的一个理财经理都可以给你推销说我们银行的理财产品,好一点的是银行代销的产品,更无良的就是伪造的产品,圈一波钱走人。
第三步伪造假存单,为啥能伪造成,说明银行流程不完善?
正常存款后银行工作人员是会给你一张存单作为你的资产凭证,以后当存款到期,你可以通过这张凭证拿到你的本金和利息;
但这个事件的伪造存单都是没有进银行系统的,说白了,你拿着的就是张废纸,根本就兑换不到钱,所以当其中有人拿着伪造存单去取钱的时候才知道被骗了。
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该银行职员并没有拿着这两百多万去挥霍,而是去买了彩票,期待能中奖,不过到被抓也没有中大奖;
而小说《纸之月》中的女主人公,在不满意自己本身家庭之后,选择包养一个年轻男孩,享受着极其奢靡的生活,最后当事情败露逃到了泰国过着躲躲藏藏的日子,最起码小说主人公是真的享受过。
都说戏剧来源于生活,写今天这个既真实又戏剧的故事,并不是鼓吹这种做法,而是让大家都长点心,现在整个经济大环境不好,手里的钱也要格外小心,很有可能被有心人收割韭菜。
2.
还想讲一件事:大家知道10年前的20万到现在剩下多少了吗?
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一个概念,通货膨胀率;
大家都知道一个说法,如果你每年的理财收益能跑赢通胀率那你就能财富保值以及增值,那么这个通胀率该怎么算?
市面上有很多算法,我们按照真实购买力来算,
真实通胀=人民币广义货币发行量(M2)增长速度-中国实际GDP增长速度
上图是1995年到2017年的真实通胀率,22年平均算下来,每年通胀率为8%;
那我们就可以算啦!如下图:
10年后还剩下9万,也就是一半都不到。
看到这个心寒呀!
举个例子:我在2009年借给朋友20万,到2018年,10年的时间,现在再还就不值钱了,也很轻松,有人说,借钱总是要付利息,但你要知道总有些人,我们不能问他要利息,那我们的钱就硬生生的贬值吧!
银行柜员利用职务之便骗钱,朋友亲戚利用我们的同理心找我们借钱,我们在这个时代里被不断的收割韭菜,所以无论你们是做理财还是存款都要睁大眼睛仔细调查,不能被有心人骗了;
另外,当有人找你借钱的时候,特别是亲近的人拒绝不了,金额比较大的话,你应该跟他商量好借钱的利息以及时间,不然等着你的就是货币贬值,永远跑不赢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