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08年上学那会,校门口一碗兰州拉面加个煎蛋卖5元。一到冬天,只要我路过这家店,就一定会进去吃一碗,那种沉甸甸的满足感至今记忆犹新。而现在,一碗拉面基本在15元-18元不等,是十年前价格的3倍,折合成物价的年化涨幅就是11.61%。
换句话说,10年前的100万元,放到现在,只值33万元。
这个拉面数据基本可以反映这些年的通胀水平,毕竟拉面某种程度上说算是民生日常品。
这是规划君之前的文章 不算不知道,你每年竟少了这么多钱 中截取的片段,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回看。
衣食住行,在它们一个不落地你追我赶,拼命涨价时,有一样东西,比10年前还要便宜——它就是上证综指。
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的8月伊始,
上证综指2800点;
而今,2018年8月29日,
上证综指2766.56点。
单从数值上看,点位回到了十年前。然而,十年前的沪深两市共有1600多家上市公司,而今则有3500多家;十年前的A股市值不过12万亿,而今却有50多万亿。可见,虽同为2800点,但所代表的标的完全不是一个体量。
不得不说,A股真是挺便宜的,让人心碎,也让人心醉。
心碎不多说,韭菜们都懂。
心醉嘛~就得从基金定投说起了。
基金定投,顾名思义就是“定期定额投资基金”,一般来说规划君推荐大家以每月一投的频率来操作。市场难以捉摸,定投则能很好地分散风险,因为你的每一期追加,都相当于平摊了单位投资成本。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定投其实不需要择时,但如果你的定投区间恰好在市场的低位区间,那就再好不过了,可能是老天都在为你“赚大钱”的目标铺路吧。
眼下,正是一个这样的好时机。
不信?咱们用“事实”说话。
规划君用历史数据回测了一下,假设我从2008年7月1日开始,每月定投1000元(红利再投资),坚持3年,以上证综指为参考数据,盈亏情况如下表↓
从数据上看,期初点位是2651.6,三年后的期末点位是2743.57,只上涨了3.47%,而定投三年的期末总收益率是5.37%。一定会有小伙伴翻白眼说:“不就高出不到2%么,定投有个毛线优势……”
请返回上面的表格仔细看看。
在这三年的定投过程中(36期),有4期的总收益率超过了30%(黄色高亮),还有5期的总收益率在20%-30%之间(橙色高亮),也就是说,有9次的累计收益率>20%,这个水平应该达到了大部分人的预期收益,你大可以选择在此期间赎回止盈!
如果觉得表格看着眼晕,贴心的规划君还给你们画了一张“定投上证指数盈亏情况”图,看着更直观一些↓
由图可见,定投期间的大部分时间,收益都是正的,很好地避免了单笔买入容易造成的“高位站岗”、“长期亏损”、“深度套牢”等情况。
摆完事实,规划君下面再来讲个道理,叫做“估值”。
大家使用最广泛的估值方法就是“市盈率”,即股价/每股收益,或者总市值/净利润。简单来说,市盈率越低,投资价值越高;反之,投资价值就越低。
纵向比较,当前指数处于历史低位区间。目前,上证指数的市盈率在12倍左右,十年前,也就是08年那会儿,都有将近20倍;横向比较,A股也是目前全球估值洼地。
所以,此时定投,真的没在怕的。
问题又来了,一腔热血的你,投什么基金好呢?
规划君建议,对于小白来说,可以从宽基指数基金开始试水。在积累一定的投资经验后,再尝试挑选一些优质的主动管理型基金进行定投,总数量最好控制在3只左右,凡事贪多嚼不烂,定投也一样。
最后,规划君跟大家聊点玄学,轻松一下。
回看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凡是逢“8”的年,都不太平:
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机,两伊战争爆发;
1988年,在“黑色星期一”之后,全球严重通胀;
1998年,泰铢贬值,亚洲金融危机;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经济大萧条。
所以今年这么惨,可能也是撞上了“逢8必败“的魔咒吧(自我安慰一下)......
不过越是寒冬,越要未雨绸缪,养精蓄锐。不然行情来了,你只能一边后悔,一边干瞪眼了……
关注公众号【有钱实验室】,获取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