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互联网宝宝(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不断走低。以余额宝为例,有投资者向记者反映,“平时不用的零钱都习惯存入余额宝,不过最近收益率越来越低。比如,6月份余额宝万份收益还在1元以上,7月份则基本在0.9-1元之间,8月再度查询时,余额宝最新万份收益已降至0.8828元。”对此,业内人士为投资者指点迷津。
“8月中旬,74只互联网宝宝产品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64%,较月初下降0.15%,为连续六周下跌并创年内新低,这也是继去年4月以来的最低收益率。”薛掌柜基金组合研究院分析师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74只互联网宝宝中,8月中旬的周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的有11只,3%-4%之间的有47只,2%-3%之间的有15只,还有1只在2%以下。如果持有收益在4%以上,就算高了。“细分来看,基金系宝宝产品收益率排名靠后,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25%,第三方支付系宝宝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61%,银行系宝宝产品平均收益率最高,达到3.66%。”
理财分析师刘银平也告诉记者,“最近互联网宝宝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8月第三周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47%,而上周的收益率又进一步下跌。”
互联网宝宝收益率为何屡创新低?盈米财富基金研究院相关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互联网宝宝的底层资产是货币基金。货基主要有两类投向,一类主投银行存款类产品,一类主投短债类产品,这两类货基受基础市场的影响比较大。近期资金面比较宽松,且债市也在调整,是宝类产品收益下行最主要的因素。不过,分析师提到,货币基金的收益分化本就比较明显,那些没有做出品牌、渠道能力不强、未和互联网公司强强合作的基金公司,其货基规模通常难以扩大,也影响了可投资的品种,收益率自然难以上去。
薛掌柜基金组合研究院分析师也向记者解释称,货币基金产品所管理的资金通常投向国债、政策性金融债、银行大额存单、各种逆回购等低风险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率下行意味着货基所投底层资产的收益率下降。“央行近期加大通过MLF(中期借贷便利)向市场投放中长期资金力度,引导中长期资金利率下行,商业银行原来趋紧的流动性开始变得宽裕,此时货基把资产投向央行定期存单等产品,在资金需求放缓背景下,存单的收益率自然就被银行压低。此外,目前货基的赎回压力较大,货币基金为应对用户逐渐增多的赎回需求,要准备更多闲余资金,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就必然减少,由于持有现金是不产生收益的,进一步拉低了收益率。”
收益下行局面会持续
对于互联网宝宝后期走势,薛掌柜基金组合研究院分析师指出,本质上说,互联网宝宝收益率是对市场流动性和金融政策的客观反映,2018年以来,中国经济有较大的下行压力,市场需要宽松的货币环境来防止经济硬着陆,而且,市场资金成本过大也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管理层或会继续保持偏宽松货币政策,互联网宝宝收益率下行局面将会持续。
刘银平则认为,从短期来看,上周互联网宝宝收益率可能已经阶段性触底,本周有望小幅反弹,但从中长期来看,货币政策仍会比较宽松,互联网宝宝收益重心会继续下移。不过,不同产品收益重心下移程度有所不同。互联网宝宝产品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平台不同,主要分为基金系、银行系、第三方支付系和代销系四种平台;其次是接入的货币基金数量不同,有的只接入1只,有的接入多只,不同货基的收益率不同;第三是提现到账时间不同,有的支持实时到账,有的是T+0到账,有的是T+1到账;第四是应用场景不同,有的支持消费、缴费、还信用卡等功能,有的只有理财功能。
此外,薛掌柜基金组合研究院分析师向记者表示,“资管新规下,互联网宝宝产品代表高流动性、低风险的投资标的,能为投资者提供流动性管理工具。同时,货基是市场流动性的表征,与货币政策息息相关,投资者可通过货基的收益率判断货币宽松程度。最近的货基赎回新规一定程度限制了宝宝类产品的流动性,T+1到账对于大额赎回成为常态,这也是高层对互联网宝宝产品的风险管控,有利于其健康发展。”
刘银平则认为,“互联网宝宝属于现金管理工具,是零用资金及应急资金的主要存放渠道,不适合作为理财的主要产品。”
想了解更多有关贷款、信用卡、理财的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回复“有钱”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