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成立于2012年的O2O公司Grab在东南亚网约车市场名声大噪,不过,这家新加坡公司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公司强调,其终极目标是打造功能多样的“生活类SuperAPP”。
在上个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司CEO陈炳耀(AnthonyTan)和产品负责人JeraldSingh明确表示,Grab已不再将自己定位为纯粹的出行公司。
成立之初的Grab是个出租车预约APP,主要为马来西亚吉隆坡用户提供方便、安全的出租车预约服务。
随后几年里,它相继进入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市场,并不断推出新功能。如今,用户可通过Grab的APP叫外卖,预约私家车、摩托车、自行车,还可使用其电子钱包服务(支持线上和线下操作)。此外,公司还成立了风投分支。
在发布会上,Grab上线了两款新产品。一个是开放平台GrabPlatform,第三方可通过平台提供的API和SDK利用Grab的现成资源;另一个是食品杂货购买平台、同时也提供即时配送服务的GrabFresh。
Grab在东南亚的地位无人能敌,尤其是在其收购直接竞争对手Uber之后(尽管新加坡监管机构认为,此次收购具有反竞争性质)。Grab透露,其手机APP下载量已超过1亿,业务扩张至8个国家的225座城市,累计促成出行订单超过20亿笔。
近期,Grab公布了其打造“生活类SuperAPP”的计划,希望向微信和美团看齐,成为一个跨领域、渗透日常生活的全能型服务商。“我们的目标是,为东南亚市场打造一个日常生活服务类APP,在用户需要时提供服务,甚至在用户使用之前就要布局好服务,”Singh说。
“SuperAPP”在东南亚的可行性
局外人或许会把东南亚看作一个整体,东盟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人们说不同的语言、读不同的媒体、有着不同的出行方式。即使在印尼国内,市场也高度分化。
尽管如此,仍有几家公司在整个东南亚地区都收获了人气。Facebook就是其中之一。印尼是Facebook全球范围内的第四大市场,在当地,来自不同教育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都是其用户。我们认为,Grab未来也会加入这一阵营。目前,Grab已成为东南亚一线城市无所不在的存在。不仅如此,由于在不同地区推出了不同功能,Grab的产品更接地气,在公司看来,这是它与国内外竞争对手相比,所具备的独特优势。
通过Grab的开放平台,小型商户能够更好地利用Grab庞大的用户群,Grab也能通过与第三方分成创收。此外,由于第三方会提供更多的高频日常服务,用户粘性也将有所提升。
“无论合作方是谁,我们都会思考,能否给对方创造价值,”陈炳耀说,并表示已与电商平台Shopee和印尼电子支付平台Ovo达成合作。
愿取“中国经”
当有记者问到,公司是否会向地区外扩张,继而进军大中华区时,陈炳耀说:“公司在北京设立了一个很大的工程中心,而且,公司的愿景是要推动东南亚的发展。”
接着,他又指出Grab的使命是把大家联系起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并补充说,公司已经向很多中小企业和创业者伸出援手,这也是他本人希望全力做好的事。他不无感怀地说到,虽然Grab在中国有些产业,但是公司不能对东南亚地区庞大的贫困人口坐视不理,需要帮助他们改善经济状况。
在36氪国际站KrASIA提及公司是否会对标微信、美团等巨头打造SuperAPP时,陈炳耀回答说:“那是自然。我们当然会向中国取经。”他说:“放眼全球,我们不仅向美国取经,也向印度取经。我觉得妙处就在,现在大家都彼此联系,我为人人师,人人为我师。”
他说:“我正好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也曾在一个会上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很多美国公司在场,不时发出赞叹。”并补充道,很多他接触过的美国公司都还没有“SuperAPP”的概念。
可以肯定的是,一旦SuperAPP的想法付诸实践,Grab就会将众多信息和洞见联系起来,从而创造更多收入。
为了说明了他的看法,陈炳耀举例到:如果用户饿了,既可以用GrabFood从麦当劳点餐,也可以通过Grab打车到最近的一家麦当劳,不然还可以走路过去,用GrabPay付钱。并补充说,利用Grab旗下的GrabFresh,用户甚至知道汉堡包的配方。在这三种情形下,Grab对用户的了解都更为深入,达到Facebook等非本地化应用无法企及的一个层次。
勇者生而不惧战
“Grab已经是久经沙场的老手了。”在被问及进入已有企业分食的在线零售市场时,陈炳耀如是说。“老实讲,我们喜欢竞争。竞争让公司的创新速度更快。”
回想2012年,Grab还处于初期阶段,新闻发布会都是在一些不起眼的场所或者咖啡厅举行。如今,公司在新加坡有四处办公地点。2014年,Grab获得VertexVentures投资的一千万美元注资。彼时,由RocketInternet支持的打车软件EasyTaxi以及Uber都还是其竞争对手。
2016年,EasyTaxi退出东南亚市场,早已淡出公众视野。今年三月,Grab宣布并购Uber业务,有效遏制了Uber在东南亚的扩张。不过,新加坡反垄断机构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CCCS)认为,这次交易削弱了竞争,威胁科以重罚,否决此并购案。
陈炳耀表示:“其实,市场仍然极具竞争性,我们还有很多对手”。他说:“很多竞争对手都已经宣布准备进场,甚至已经进场。我认为,出行这一块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老实说,我们希望竞争再激烈一些,从而可以不断创新,以吸引客户。”
陈炳耀提到的竞争对手可能包括:印尼的Go-Jek、印度的Ola、以及新加坡后起之秀Ryde等。
政府关系
陈炳耀说:“我们的一言一行向来严守法规,而且会继续保持,这一点毋庸置疑。对我们来说,继续配合政府工作非常重要。”
自始至终,Grab都与陆路交通管理局、旅游局等各类政府部门积极配合。
发出正确的信号
迄今为止,Grab已经从滴滴出行、软银、纪源资本、VertexVentures投资等赫赫有名的风投企业筹资51亿美元以上。并购后,Uber成为Grab董事会成员之一。
不过,用陈炳耀的话来说,正是此前丰田对Grab高达10亿美元的投资才“产生了巨大的动力”。他认为,日本汽车龙头对Grab的信任无疑对其他投资人和企业释放出正确的信号。他拒绝对Grab目前的估值发表评论。
问及将来的IPO规划,陈炳耀称并无立即上市的必要。不过,他们正尽力做好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样,万一什么时候萌发了IPO的打算,也可以从容展开。
在上个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司CEO陈炳耀(AnthonyTan)和产品负责人JeraldSingh明确表示,Grab已不再将自己定位为纯粹的出行公司。
成立之初的Grab是个出租车预约APP,主要为马来西亚吉隆坡用户提供方便、安全的出租车预约服务。
随后几年里,它相继进入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市场,并不断推出新功能。如今,用户可通过Grab的APP叫外卖,预约私家车、摩托车、自行车,还可使用其电子钱包服务(支持线上和线下操作)。此外,公司还成立了风投分支。
在发布会上,Grab上线了两款新产品。一个是开放平台GrabPlatform,第三方可通过平台提供的API和SDK利用Grab的现成资源;另一个是食品杂货购买平台、同时也提供即时配送服务的GrabFresh。
Grab在东南亚的地位无人能敌,尤其是在其收购直接竞争对手Uber之后(尽管新加坡监管机构认为,此次收购具有反竞争性质)。Grab透露,其手机APP下载量已超过1亿,业务扩张至8个国家的225座城市,累计促成出行订单超过20亿笔。
近期,Grab公布了其打造“生活类SuperAPP”的计划,希望向微信和美团看齐,成为一个跨领域、渗透日常生活的全能型服务商。“我们的目标是,为东南亚市场打造一个日常生活服务类APP,在用户需要时提供服务,甚至在用户使用之前就要布局好服务,”Singh说。
“SuperAPP”在东南亚的可行性
局外人或许会把东南亚看作一个整体,东盟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人们说不同的语言、读不同的媒体、有着不同的出行方式。即使在印尼国内,市场也高度分化。
尽管如此,仍有几家公司在整个东南亚地区都收获了人气。Facebook就是其中之一。印尼是Facebook全球范围内的第四大市场,在当地,来自不同教育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都是其用户。我们认为,Grab未来也会加入这一阵营。目前,Grab已成为东南亚一线城市无所不在的存在。不仅如此,由于在不同地区推出了不同功能,Grab的产品更接地气,在公司看来,这是它与国内外竞争对手相比,所具备的独特优势。
通过Grab的开放平台,小型商户能够更好地利用Grab庞大的用户群,Grab也能通过与第三方分成创收。此外,由于第三方会提供更多的高频日常服务,用户粘性也将有所提升。
“无论合作方是谁,我们都会思考,能否给对方创造价值,”陈炳耀说,并表示已与电商平台Shopee和印尼电子支付平台Ovo达成合作。
愿取“中国经”
当有记者问到,公司是否会向地区外扩张,继而进军大中华区时,陈炳耀说:“公司在北京设立了一个很大的工程中心,而且,公司的愿景是要推动东南亚的发展。”
接着,他又指出Grab的使命是把大家联系起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并补充说,公司已经向很多中小企业和创业者伸出援手,这也是他本人希望全力做好的事。他不无感怀地说到,虽然Grab在中国有些产业,但是公司不能对东南亚地区庞大的贫困人口坐视不理,需要帮助他们改善经济状况。
在36氪国际站KrASIA提及公司是否会对标微信、美团等巨头打造SuperAPP时,陈炳耀回答说:“那是自然。我们当然会向中国取经。”他说:“放眼全球,我们不仅向美国取经,也向印度取经。我觉得妙处就在,现在大家都彼此联系,我为人人师,人人为我师。”
他说:“我正好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也曾在一个会上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很多美国公司在场,不时发出赞叹。”并补充道,很多他接触过的美国公司都还没有“SuperAPP”的概念。
可以肯定的是,一旦SuperAPP的想法付诸实践,Grab就会将众多信息和洞见联系起来,从而创造更多收入。
为了说明了他的看法,陈炳耀举例到:如果用户饿了,既可以用GrabFood从麦当劳点餐,也可以通过Grab打车到最近的一家麦当劳,不然还可以走路过去,用GrabPay付钱。并补充说,利用Grab旗下的GrabFresh,用户甚至知道汉堡包的配方。在这三种情形下,Grab对用户的了解都更为深入,达到Facebook等非本地化应用无法企及的一个层次。
勇者生而不惧战
“Grab已经是久经沙场的老手了。”在被问及进入已有企业分食的在线零售市场时,陈炳耀如是说。“老实讲,我们喜欢竞争。竞争让公司的创新速度更快。”
回想2012年,Grab还处于初期阶段,新闻发布会都是在一些不起眼的场所或者咖啡厅举行。如今,公司在新加坡有四处办公地点。2014年,Grab获得VertexVentures投资的一千万美元注资。彼时,由RocketInternet支持的打车软件EasyTaxi以及Uber都还是其竞争对手。
2016年,EasyTaxi退出东南亚市场,早已淡出公众视野。今年三月,Grab宣布并购Uber业务,有效遏制了Uber在东南亚的扩张。不过,新加坡反垄断机构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CCCS)认为,这次交易削弱了竞争,威胁科以重罚,否决此并购案。
陈炳耀表示:“其实,市场仍然极具竞争性,我们还有很多对手”。他说:“很多竞争对手都已经宣布准备进场,甚至已经进场。我认为,出行这一块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老实说,我们希望竞争再激烈一些,从而可以不断创新,以吸引客户。”
陈炳耀提到的竞争对手可能包括:印尼的Go-Jek、印度的Ola、以及新加坡后起之秀Ryde等。
政府关系
陈炳耀说:“我们的一言一行向来严守法规,而且会继续保持,这一点毋庸置疑。对我们来说,继续配合政府工作非常重要。”
自始至终,Grab都与陆路交通管理局、旅游局等各类政府部门积极配合。
发出正确的信号
迄今为止,Grab已经从滴滴出行、软银、纪源资本、VertexVentures投资等赫赫有名的风投企业筹资51亿美元以上。并购后,Uber成为Grab董事会成员之一。
不过,用陈炳耀的话来说,正是此前丰田对Grab高达10亿美元的投资才“产生了巨大的动力”。他认为,日本汽车龙头对Grab的信任无疑对其他投资人和企业释放出正确的信号。他拒绝对Grab目前的估值发表评论。
问及将来的IPO规划,陈炳耀称并无立即上市的必要。不过,他们正尽力做好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样,万一什么时候萌发了IPO的打算,也可以从容展开。
借钱额度提升的最全攻略,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回复“借钱”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