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叶大清建议,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要百花齐放,要打破地域限制、创新思路;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要结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综合能力,打好“组合拳”。
近日,由中国金融出版社、金融时报社、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联合主办,河南省金融学会承办的中国普惠金融理论创新座谈会在河南郑州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普惠金融理论内涵与外延以及数字技术的应用对普惠金融理论的突破”“普惠金融立法思想、框架和内容”等主题展开座谈,并实地考察了河南省兰考县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情况。
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世界银行召开的小额信贷年会,而在中国的发展实践不断地丰富着普惠金融的内涵与外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国务院出台《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完善普惠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建立货币信贷、差异化监管、财税政策及地方配套支持、普惠金融教育、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政策框架。2016年,G20杭州峰会发布《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G20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升级版)》《G20中小企业行动计划实施框架》,确立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框架,建立更完善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不断推进普惠金融向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纵深发展,在普惠金融的理论与实践层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所谓普惠金融,普是指普及,旨在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让所有的群体都能平等地获得金融服务;惠是指惠及、优惠,旨在成本可负担,要以适当的成本和商业的方式提供合理的金融服务。”人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在发言中表示,普惠金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金融之外的第四大金融支柱。发展普惠金融,是金融部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发展普惠金融首先要触达,要提升普惠金融的覆盖面,普惠金融体系要代表最广大、最多数的群众利益,要充分利用数字金融技术推进普惠金融向“普”和“惠”两个维度的发展。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审视普惠金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黄国平提出,在政策实践层面,发展普惠金融要减少金融压抑和金融排斥,提升金融的可获得性;在理论层面是从盈利性金融向人本金融转化的过程。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部负责人莫秀根认为,发展普惠金融是强调金融服务的社会属性,是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
数字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将对普惠金融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徐诺金认为,要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打造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性服务平台,推动金融服务线上化办理,优化普惠金融实现路径,破解传统普惠金融面临的成本高、效益低、风控难的问题,真正有效打通“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战略研究部负责人、互联网金融标准研究院副院长肖翔分享的一份调查来看,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的利器是基于互联网的线上融资,有近九成的样本银行开发了线上普惠金融产品。在新兴技术应用方面,超过九成和七成的样本机构运用的是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肖翔认为,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技术的先进性,而要强调技术的适用性。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叶大清建议,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要百花齐放,要打破地域限制、创新思路;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要结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综合能力,打好“组合拳”。京东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龚瑾认为,数字技术的运用为普惠金融带来了新的市场增量,拓展了新的蓝海。
发展与风险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防范风险是促进普惠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人民银行研究局的雷曜提出,要关注普惠金融,尤其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流动性风险的新特征,要积极探索数字技术在识别和防范道德风险中的途径。宜信高级副总裁刘大伟认为,要平衡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创新与风险,尽快建立普惠金融的指标体系和统计体系。
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徐诺金建议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普惠金融促进法,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健全国家普惠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实现普惠金融发展顶层设计的法治化。徐诺金提出:“将享受基础金融服务确定为我国公民的法定权利,将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明确为金融机构必须承担的义务。”来自人民银行条法司的张念念认为,关于普惠金融的立法,要选择好平衡点,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要让机构能够自觉履行义务,促进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蚂蚁金融集团研究院副院长邱明提出,金融数据的共享和使用,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抓手,金融数据共享应该作为普惠金融促进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考虑。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的蒋润东认为,普惠金融促进法要与普惠金融的时代性相契合,要从整个金融体系的视角来考虑立法问题。
2016年12月,兰考县获批成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经过一年多的辛勤耕耘,普惠金融的种子已在兰考这片沃土上扎根萌发。据兰考县常务副县长王彦涛介绍,普惠金融对兰考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兰考县城乡居民对普惠金融的获得感不断增强,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满意度显著改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兰考的党员干部对金融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与会的专家学者在座谈会后赶到兰考进行实地考察,对兰考县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探索形成的“以数字普惠金融为核心,以金融服务、普惠授信、信用体系建设、风险防控为基本内容”的“一平台四体系”模式,找到破解普惠金融落地难的有效途径,给予高度评价。
(原标题: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惠金融导向 中国普惠金融理论创新座谈会综述)
想获取更多相关信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有惊喜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