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报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废债信息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前期掌握的信息,上报借本次风险事件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名单,并将协调征信管理部门将上述逃废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和“信用中国”数据库。
通知一出,不少失信人不以为意。
没钱的失信人
逃废债是一种民事违约行为,强调债务人的主观故意。债务人有履行能力而不尽力履行债务的行为,才能被称为逃废债。所谓“有履行能力”是指有收入来源,或者虽无收入来源,但有可供履行债务的资产,能够部分或全部履行债务。
有的失信人已身无分文,无力还款,自然够不上逃废债。即使信息被列入征信,仍缺乏有效激励和惩戒。他们没有必要去打工挣钱,因为挣来的钱还要偿还债务。与其为债权人打工还钱,还不如睡大觉。
即便欠钱不换,也奈何其不得。他们大多身无长物,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纵使不还钱,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不如不还。
坚定的失信人
熬过了催收电话的狂轰乱炸,躲过了催收人员的威逼利诱,他们经过革命考验,依旧坚持“信仰”。他们挥舞着愤怒的拳头,高呼:坚决不还款,还款是孙子。头像被列在电影屏幕前,个人信息被公布在信用中国的网站上,他们不为所动,反而视之为荣誉、为勋章。
一名坚定的失信人,是不会轻易被征信打到的。
征信都给拉黑了,我为什么要还钱?
曝光个人照片,我就是不还!
名声都臭了,我破罐子破摔!
虚假的失信人
有些借款人精明异常,在贷款前购买一份虚假资料。身份证不是自己的,银行卡也不是自己的。手机通信录也可以伪造,何惧催收人员爆通讯录。
逾期后,实际借款人一跑了之,留下一张虚假的身份证、一张虚假的银行卡、一份虚假的手机通信录。
征信并非万能的
如何迫使没钱的失信人还钱?
强迫劳役?恐怕监狱关不下许多人。
如何迫使坚定的失信人还款?
罪及妻儿?对其妻儿或许不太公平。
如何迫使虚假的失信人还款?
暴力催收?根本找不到失信人。
征信不是万能的,不能完全解决失信问题。
不可否认,“将上述逃废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和‘信用中国’数据库”于行业、于投资人,都是一大利好。征信能够迫使一些失信人还钱,避免失信人多头借贷的问题。祸害一家平台好过祸害一众平台,补偿一个投资者的损失总好过补偿一群投资者的损失。
网贷是不是可以大胆投了?
将失信人信息纳入征信只是其中一步,监管层和平台仍有许多工作。
P2P撮合的是小额借贷交易,单一借款金额不宜过高。即使单一失信人拒不还款,也不至于牵连一片。平台需严格遵守限额要求,另可引入履约险以规避投资者亏损的风险。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信息应实时共享,以防祸及其他平台。对于借款人信息,平台当加强审核,避免冒名借款的发生。
如今,行业百废待兴,网贷还没有到可大胆投资的地步,对平台的筛选还是很有必要。
谨慎投资信息披露不透明的平台,投资者难以知晓借款人情况。信披云遮雾绕,平台作假难度低,或存在设立虚假标的、自融的可能。自融危害,甚于老赖。失信人在一家平台至多坏账20万元,而大额自融可摧毁整个平台。
选择借款资金分散、体量较大的平台,将失信人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100名借款20万元的失信人拒不还款,平台坏账2000万。大平台尚可应付,小平台恐难支撑。
此外,投资者还需要注意平台的风险保障机制,是否具有履约保险。履约保险是对抗失信人最好的武器,在借款人无法履行还款义务时,可获得本息赔付。
作者:小白投网贷
想了解更多有关贷款、信用卡、理财的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回复“有钱”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