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个人消费贷款 遭遇了非法暴力催收,起诉后获赔6万元!
遭遇了非法暴力催收,起诉后获赔6万元!

贷款确实能给我们带来一时的资金周转,但是一旦使用不当就可能造成逾期,逾期除了会遭受高额罚息、暴力催收、爆通讯录等等,暴力催收者在催收的时候难免会出现违规行为,作为负债的人在遭遇非法催收后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成为了当务之急。

小编前段时间看到了这样一个案例:宋某在遇到暴力催收后,实在忍无可忍,于是他利用法律的手段,不仅遏制住了暴利催收对自己的影响,还让网贷平台赔偿了其损失,一共6万元。在网贷暴力催收无法无天的今天确实给很多人树立了一个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典范,同时也打击了违规催收的嚣张气焰。

起因:宋某欠了某贷款公司的一笔小额贷款1000元没有及时还上,导致被催收群发了侮辱短信发至亲友。宋某气不过,起诉了该平台。借贷人宋某要求网贷平台立即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6万元。

详情:原告宋某诉称,2017年11月23日,他通过北京某公司旗下小额手机贷款软件“财小仙”借款1000元,约定借款期限为14天。债务到期当天,因资金周转困难,未能按期还款。该平台在未与宋某联系的情况下,直接采取极端手段恶意催收债款:捏造事实并以群发短信的方式,直接辱骂、威胁宋某,还非法抓取宋某的通讯录,对其亲朋好友进行辱骂,更过分的是还将宋某及其亲朋好友的个人信息,非法外包给多个第三方催收公司,使其收到大量的威胁、恐吓短信。


宋某认为,小贷公司采取人身攻击的手段催收债款,严重侵犯其名誉权和隐私权。

结果:这个案例成了暴利催收史上第一例成功起诉的案例。违规网贷平台因暴力催收被起诉赔偿6万元且催收员因为曝光借贷人私人信息、冒充司法人员恐吓、编造虚假信息对借贷人造成了名誉损害,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因此,如果这个时候,暴力催收员使用的手机是实名制的或者被捕捉到他们催收团伙所在的地理位置,一并作为证据提供起诉,那么胜诉率高达90%,特殊情况除外。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于3月28日发布《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下称《催收自律公约》),明确了债务催收行为的正负面清单,设定了执行与惩戒机制。据了解,《催收自律公约》对一些违规暴力催收的行为作了具体说明:

1、哪些钱不能被催收?

《催收自律公约》第一章第五条指出,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以利息、违约金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债务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超出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不得对超出部分进行催收。

小编解析:这一点尤为重要。很多用户反应,某些无良平台收取高额逾期违约金,比如欠款1000元期限3个月,逾期1天就要缴纳300元违约金。不交就会被爆通讯录或遭遇上门催收等等。这种情况下,大家一定要计算综合资金成本是否超过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如果是,这部分钱就不能被催收。

2、借款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泄露

《催收自律公约》第二章第十条说的是,从业机构应切实保护债权人、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隐私,不得非法泄露个人信息,不得采用非法手段或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个人信息。

小编解析:把借款人的工作单位、个人身份证、家庭成员等信息散步到网上,威胁其还款的行为,理论上就是属于“非法泄露个人信息”,这种做法将被明文禁止。

3、催收人员不得骚扰无关人员

《催收自律公约》第三章第十三条指出,债务催收对象应符合法律法规有关要求,不得骚扰无关人员;第三章第十四条说的是,从业机构无法与债务人取得联系时,为恢复与债务人联系,方可与债务人事先约定的联系人进行联系。

小编解析:所以,看哪个催收还敢乱打电话、乱爆通讯录、骚扰无关人等?当然,如果为了与失联的借款人取得联系,可以与借款人当初填写的联系人进行联系,记住是联系,而不是骚扰。

4、催收人员应该在恰当时间文明催收

《催收自律公约》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催收人员在与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沟通时,应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得采用恐吓、威胁、辱骂以及违反公序良俗的语言或行为胁迫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第十七条说的是,催收人员应在恰当时间开展债务催收活动,不得频繁致电骚扰债务人及其他人员。

小编解析:恐吓、辱骂或者发各种P过的色情图威胁借款人还钱这些行为已经被明令禁止了,以后谁这么对你了,记住可以让催收看看《催收自律公约》咋说的。另外就是,恰当时间催收,大半夜的“呼死你”这种情况,肯定不是恰当时间。

5、催收人员“支损招”让借款人还钱被禁止

《催收自律公约》第三章第二十五条指出,催收人员不得诱导或逼迫债务人通过新增借贷或非法途径筹集资金偿还逾期债务。

小编解析:有些催收就爱出“损招”,让借款人从别的平台借钱还自己平台的钱,结果导致借款人负债增高无力偿还,这肯定是不行的。

逾期不还,会蹲大牢

今年3月《催收自律公约》一颁布,各大贷款平台都炸了。限制催收手段,对于网贷平台来说打击不小。没有了“野蛮”的催收手段做庇护,老赖们更加逍遥自在。

国家不会偏向谁,暴力催收要管,恶意逾期也要管。

8月8日,网传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报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废债信息的通知》,通知指出,为严厉打击P2P平台借款人的恶意废债行为,要求各地根据前期掌握的信息,上报借本次风险事件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名单。后续,整治办将协调征信管理部门将上述逃废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和“信用中国”数据库,对相关逃废债行为人形成制约。

一旦纳入征信系统,网贷老赖将受相关法律法规制约。

根据我国《刑法》、《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借款人故意拖延、无理拒绝履行还款义务将可能遭受如下惩罚和限制:禁止出入境、禁止失信被执行人上高速、限制高消费、强制执行财产、子女无法上重点学校,情节严重的将追究其刑事责任。


想获取更多相关信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领取神秘福利!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个人消费贷款 更多
    最新资讯
    借款人被“爆通讯录”催收 建立债务人适当性管理正当时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