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专栏作者“小财迷”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周杰伦在《蜗牛》里唱着:“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如果用这句歌词,可以很好地描述背负着房贷的群体。房贷,如今已经成了中国人身上非常沉重的包袱。
1
借钱买房时代的开始
1998年6月末,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出台,宣告新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福利分房时代结束,房子走向了市场化。
住房制度变了,信贷政策也随之调整。
央行在1998年到2000年间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大住房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设与消费的通知》、《关于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等文件,个人购买商品住房的总量和比重连年提高。
但2003年的时候,房地产发展过热引起了广泛争论,中央政府首次采取抑制房地产过热的措施,出台“12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对高档房和个人商业用房贷款进行了严格限制。
可是到底是国家无心插柳柳成荫还是国家醉翁之意不在酒,房价年年调控年年涨,调控成了“空调”。
央行时而收紧信贷时而放松信贷,唯一不变的是房贷成为普通老百姓最大的债务。
2007年,央行规定购买二套房必须首付5成,利率上浮1.1倍,房价略有下降,但金融危机一来,国家出手救市,四万亿计划下来,货币大水漫灌,房价再次起来。
房价一路高歌,居民部门债务也一路共舞。
1996年中国居民杠杆率仅为3%,2008年也只有18%,但到了2017年居民杠杠率已经高达约47.4%。
但上面这些是用居民债务总量跟GDP的比值算出来的居民杠杆率,实际上GDP并不能充分反映新创造财富的分配。
如果我们用国民可支配收入去算的话,实际的居民债务杠杆率其实是很高的。
截止2017年末,中国的居民债务总额是40.52万亿元,全体居民2017年可支配收入为36.1万亿元,居民债务总量/可支配收入总量=112%。
借钱买房的时代,沉甸甸的债务造就了大批房奴。
2
债务压力逐步加大
房奴穷得只剩下房子。
有数据显示全国房价收入比排名前10名的城市房价收入比均超过14。
换句话说,想购买一套约100平方的商品房,需要14年时间,前提是不吃不喝以及房价不涨。
对于一线城市就更艰难了,深圳的房价收入比高达40,如果不是非富即贵,一辈子买不起。
然而这只是没有买房上车的困境,贷款买了房成为房奴日子也不好过。
目前中国已经有接近4亿房奴,即4亿个有还贷压力的家庭。
房奴接盘,掏空6个钱包,换来一套70年产权的房子,然后几乎要用70%的收入来还房贷,所剩无几的钱要花在医疗、教育等等方面。
房奴害怕断供,不能轻易辞职不干,害怕房价下跌造成财富缩水,一面庆幸自己上了车,一面苦逼还着贷。
总体来看,房奴身上的债务其实是在不断上升的。一边说去杠杆,结果去的是国企和政府部门的杠杆,居民部门的杠杆一直在加大。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得回过头去看看先。
2008年到2015年,国家总体杠杆率增长了86.2%,平均每年增长12%,在四万亿计划启动后,债务增速高达34%,但GDP增速却在下降,到2015年的时候GDP增速跌到了低点7%。
于是,国家就在2015年提出去杠杆的任务,但去的并不是居民的杠杆。
2017年政府总杠杆率下降到36.2%,非金融部门杠杠率下降了1.3%,但居民部门杠杠率仍然是在上涨。
从2008年到2017年,居民部门杠杆率从18%上升到47.4%,平均每年上涨了差不多3.5%。
而房贷则是居民总债务的大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于过去10年间上升了6倍,到2017年的时候已经高达21.9万亿。
人民日报称去杠杆初见成效,我国进入稳杠杆阶段。但没隔几日,国家提出“6个稳”来应对国内外经济变局。
接下来国家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以此来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看来,被掏空6个钱包买房的老百姓,开始要被稳了,能不能稳住我们就不知道了。
3
压力越来越大钱不够花了
掏空了6个钱包买房,也就意味着兜里的钱实在是没多少了,其他花销就会受到限制。
被掏空钱包的购房一族,上有老,养老、医疗负担在身上,下有小,教育养孩子又是一大笔支出,再加上房贷,已经被压得喘不过气。
2018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01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172369亿元,绝对值增幅仅为4.4%,是近10年来的最低值,相比去年的数据更是断崖式下跌。
其实,大家想一想,类似拼多多这样的企业能够做到上市,背后其实正是当下中国贫富分化拉大和消费力下降的最好明证。
今年其实有一个更有趣的现象是,很多名贵车的销量开始在下降,在A股涨得最好的股票是类似生产二锅头和榨菜这样的企业。
均价2元的康师傅方便面,股价从16年的低谷一路稳步回升;1元的涪陵榨菜,股价在近2年来暴涨超过200%;生产低档白酒二锅头的顺鑫农业从今年2月最低股价飙升近200%;卖着廉价产品的拼多多在美国上市了,市值一度逼近300亿美元。
看来,大家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大家还是很清楚现在的日子不好过,未来也不一定更好过。
所以,都量力而为吧,降低家庭债务杠杆,要开始开源节流了。至少无法开源,也要想办法节流了。
想了解更多有关贷款、信用卡、理财的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回复“有钱”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