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康波中选对的,看金融资讯选康波财经
贷款攻略 理财技巧 房子缩水一半,你真的被公摊面积坑的好惨
房子缩水一半,你真的被公摊面积坑的好惨

本文系专栏作者“多宝库”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买啥都不如买房”的大众认知,让中国楼市成了全世界人都爱买的资产。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中国特色,也持续了很多年。

它让你买的房子大打折扣,被坑还不能喊冤。

真真是个吃肉不吐骨头的家伙啊。

1

只要在中国买过房的,一定都熟悉一个词:公摊面积。

最近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接连发文抨击,一下把它推到了风口浪尖。

看客们表示早就看它不爽了,买房时都被坑过,奈何没地喊冤。


随手截了人民日报的评论区

我搜刮“六个钱包”才买上一套号称100平米的房子,结果被“公摊”一下,实际面积只有70平不到。

就算按每平一万块计算,也白白砸了三十万啊,换我我也炸裂。

“凭白消失”的那30平,去哪里了呢?

这里多妹先科普几个建筑概念吧:

使用面积(地毯面积)=各个房间的面积总和(不包括阳台)

套内面积(实用面积)=使用面积+墙体厚度+阳台

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

你买房呢,买的是建筑面积,而非套内面积。

也就是说,除了房子以外,小区里任何你可能会用到的地方,都要掏钱买。

像楼梯、过道、变电室、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等等等,都属于公摊区域,都要由你买单。

这么一来,房子还没到手就缩了水。

国内的公摊系数,小的百分之十几,多的达到百分之二三十啊!

之前山东高密市曝光过一起“史上最牛公摊”,只有不到一半面积能住……

开发商的良心真是被狗吃了。

2

多妹开头之所以说这是中国特色,是因为放眼全球,只有我国大陆和台湾还在用这种奇葩的房产交易规定。

其实,这世上本没有公摊,是日益旺盛的房产交易,促生了这一概念。

1952年之前,全世界的房子都是整栋交易的,从地皮到建筑全是你的,自然没有公摊的说法。

但后来搞房地产上瘾的香港人,想了个绝妙的方法,把房子分楼层来卖。

一方面降低了购房门槛,另一方面能取得更高的利润。

为了解决楼道、电梯这些公共区域的管理纠纷,香港地产商就提出了“公摊”的做法。

作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师父,这种“香港模式”自然是被借鉴了过来,一直沿用至今。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开发商在公摊面积上不断做手脚,搞得民声怨道,香港早在2013年就已经取消了“公摊面积”的规定。

真不知道我们内地为什么还一直在用……

3

这个坑爹的玩意,背后猫腻可大着呢。

而且更让人绝望的是,现有法律根本没有对公摊系数设定上限,开发商可以在里面随便钻空子。

最常见的就是做大公摊面积,从中牟利。

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小区所有房子的公摊面积加起来,一定会超过这个小区的实际公摊面积。

1+1>2的法则,在这里真是被开发商运用的淋漓尽致啊。

还有一大玩法就是重复公摊,重复收钱。

他们深知,室内面积你可以测量,但公共部分这么多这么杂,你怎么量?

公摊区域本就没有统一标准,开发商根本不会告诉你,哪些是你的,哪些不是你的。

比如有些小区把消防应急场所定为公摊,但实际上却把这块地划成车位再次出售。

就算深圳一个车位10万块,他们因此多划出50个车位,就能多挣500万啊!

还有在物业费、取暖费和装修费的收取上,他们也能狠狠的赚一笔。

我们知道,这些都是按建筑面积来收费的,我实际使用70平方,却得交100平方的费用。

真是太扯淡了。

更别说电梯、楼道上的巨额广告收入,没见一毛钱落入我业主的口袋呀。

4

不说了不说了,真是越想越气愤。

这种大家公认的不合理规定,真希望国家早日规范整改才好。

也向人家重庆学习学习嘛,公摊面积另算,看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多高~

这种历史的产物,既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就该退出舞台。

就算保留,也应该做出明确的规定,而不是想现在这样任开发商乱来。

毕竟公摊玩法的鼻主,香港,也已经金盆洗手了呢。


想了解更多有关贷款信用卡理财的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回复“有钱”获取

热门贷款产品
  • 利率低 额度高
  • 3分钟极速到账
  • 灵活借还,按日计息
  • 22周岁-55周岁
  • 信用情况良好
    理财技巧 更多
    最新资讯
    房子缩水一半,你真的被公摊面积坑的好惨
    资讯
    问答
    ×
    您在哪个城市工作
    机构仅办理当地工作人士申请
    北京
    其他城市
    康波财经
    值得信赖的贷款资讯平台
    联系方式:kangbocaijingx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