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基数怎么计算?
社保就是社会保险,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五险”的总称。社保缴费基数指的是缴纳社保的基数,社保缴费基数*缴费基数=缴纳社会保险的费用。
不同地区,社保缴费基数不同,甚至同一地区,不同的险种缴费基数也不同。北京地区的社保缴费基数和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一样,都是2017年1-12月所有工资性收入的月平均金额。
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是多少意思?
从字面上理解就可以;就是说社保和公积金的缴纳基数不能低于下限,也不能高于上限。当然也是不同地方标准不同,甚至不同的险种,上下限也不同。
以北京地区为例: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上限均是上年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即25401元。
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缴费基数下限为上年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40%,是3387元;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下限为上年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60%,也就是5080元;公积金的缴费基数下限为上年度本市最低工资标准1890元。
到手工资、个税和社保缴费基数的关系?
当月工资先扣除五险一金,再扣除个税,才是到手工资。一般职工工资计算公式:到手工资+个税(个人所得税)+五险一金缴费比例*个人缴费基数=当月工资。
在北京工作,假设你是一位老员工,2017年的月平均工资性收入是8000元,2018年8月的工资是1万。那么2018年8月缴纳的社保总费用是8000*8%+8000*0.2%+8000*2%+3=819元,到手工资=10000-819-8000*12%-389.2(个税)=7831.8元。
想了解更多有关贷款、信用卡、理财的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回复“有钱”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