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到社保费用的缴纳和社保缴费基数有关系,基数越大,费用越高。那么社保缴费基数是怎么计算的,和实际工资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社保缴费基数是怎么得来的?
不同地区,社保缴费基数不同,甚至同一地区,不同的险种缴费基数也不同。
北京地区的社保缴费是上一年度1-12月所有工资性收入的月平均数。
深圳地区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都是职工上月的所有工资总额;医疗保险分为三档,一档的缴费基数是职工月工资总额;二档、三档的缴费基数是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社保缴费基数和实际工资有什么关系?
北京地区:
如果是新员工,社保缴费基数就是今年的实际工资,因为现任单位没有2017年的工资记录。
如果2017年的月平均工资性收入和2018年的实际工资相同,意味着社保缴费基数和今年的实际工资也相同;否则不同。
深圳地区:
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都是职工上月的所有工资总额。
医疗保险分为三档,一档的缴费基数是职工月工资总额,也就是当月实际工资;二档、三档的缴费基数是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018年新员工的社保缴费基数也和实际工资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