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P2P网贷平台的持续暴雷,投资人的信心不断下降,不少投资人选择退出P2P网贷平台暂时观望,行业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加剧,理财计划退出时间不断延长,甚至不少投资人或媒体将理财计划锁定期届满后未能及时退出与提现困难、逾期划为等号,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投资人的恐慌情绪。
日前,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向所有会员单位下发《加强业务合规性的风险提示函》,文件明确提出P2P网贷平台不得向投资者提供“理财计划”类违规产品,沪、浙、皖互金协会联合发声要求P2P需下架不合规产品。目前已有部分平台为了应对流动性风险,直接将投资人原先持有的定期理财产品转为多笔散标项目。
本文将介绍理财计划的模式和问题,被要求下架的原因,以及投资人应如何看待和应对。
一、理财计划具体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1.理财计划的具体模式
目前网贷平台的理财计划主要分为活期理财计划和定期理财计划。其中活期理财计划是指无固定锁定期的投资服务计划,平台根据投资人的授权自动循环匹配平台的散标或已有的债权转让标,投资人可随时申请退出,系统以自动债权转让的方式进行退出,按日计息。目前行业仅极少数平台仍有此类产品,但有部分平台将原有的活期理财计划产品转化成类活期理财产品,即将锁定期设定为7天超短期,7天锁定期过后即可自由退出,或者以7天为一周期,每周固定日可申请退出。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以网贷之家发布的《2018年6月网贷平台发展指数评级》排名前50的正常运营平台作为样本,截至2018年7月26日,无一家有活期理财计划,但7家平台有类活期理财计划产品,占样本总数的14.29%。可见目前仅有少数平台有此类高流动性产品。
定期理财计划是目前P2P网贷平台的主流产品,其模式主要可分为纯自动投标工具、类定活组合理财产品以及自动投标与自动债转相结合模式三类,其中纯自动投标工具是指定期理财产品仅作为自动投标工具,其匹配标的一般为平台的散标,此模式下投资的理财产品期限和收益率与系统匹配的散标期限和收益率完全一致;类定活组合理财产品是指持有一定期间后可随时退出,一般以锁定期为时间节点,锁定期内为定期形式,不可债权转让,锁定期届满后为活期形式,投资人可随时申请债权转让,由于其流动性较好,也是目前不少大平台和投资人青睐的产品;自动投标与自动债转相结合模式是目前网贷平台定期理财产品的主流模式,其匹配标的为平台的散标或债权转让标,即平台根据投资人的授权在锁定期内自动循环匹配平台的散标或已有的债权转让标,并以投资人的名义自动签订借款协议或债权转让受让协议,锁定期届满时,系统根据投资人的授权自动进行债权转让,转让成功后自动退出。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以网贷之家发布的《2018年6月网贷平台发展指数评级》排名前50正常运营平台作为样本,截至2018年7月26日,有32家平台有定期理财计划产品,占样本总数的65.31%,可见半数以上的大平台均青睐和开发此类产品,主要是因为定期理财计划既能迎合了投资人喜好高流动性的心理,满足各类流动性偏好的投资人,也能提升平台的成交量。如果定期理财计划被禁,回归散标+债转+自动投标工具时代,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人的体验,也会对平台的运营和成交量产生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借款项目期限普遍较长和主打理财产品的平台,成交量或将大幅下降。
2.理财计划的存在问题
在如今整个行业流动性风险加剧的情况下,不少平台出现定期理财计划退出延迟,甚至无法退出,但不少投资人或媒体因不了解定期理财计划的具体原理,直接将理财计划锁定期届满后未能及时退出与提现困难、逾期划为等号,从而进一步加剧投资人的恐慌情绪,这显然是极不妥当。
虽然理财计划更为快捷地撮合了投资人和借款人的交易,但在整个行业面临流动性问题时,理财计划弊端尽显。这种经过打包的理财产品,债权总额一般较高,动辄成百上千万,但信息披露却不佳,有些平台的理财计划在投资前看不到具体的债权信息,只有匹配完成和借款合同成立后才能看到具体借款项目,甚至不排除有平台在计划中隐藏了违规项目。
另外理财计划产品存在期限错配的可能性,如平台可能将期限较长的标的匹配短期资金,以债权转让的名义进行变相期限错配,并且理财计划的退出主要通过债权转让实现。债权转让的退出速度是由市场行情决定,如果没有人接盘的话,可能就会出现长时间退不出的情况,特别是对流动性要求很高的活期类理财产品,一旦投资人集中赎回很容易造成兑付困难,此次流动性危机中就有部分平台是因主打活期理财产品而造成挤兑,加速了暴雷。
目前部分平台出现定期理财计划退出延迟,甚至无法退出,主要就是因为平台资金净流入减少甚至流出,从而导致债权无法退出,但并非是底层资产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可以发起债转等待新的资金进入,或者持有债权到期。投资人需要根据自身资金安排和平台的安全性做出判断,没有必要恐慌性的折价债转,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需要说明的是,底层债权与理财计划的期限完全一致,并进行了充分信息披露的计划产品,以及纯自动投标工具类产品,并不存在上述问题。
二、部分平台改进定期理财计划的方式
目前已有部分平台为了应对流动性风险,开始调整理财计划。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7月26日,至少已有融金所、信用宝、和信贷等5家平台发布公告称调整或将调整定期理财计划,主要采用“定切散”和取消自动债转功能两种方式。
“定切散”是指平台将存量定期理财计划产品切换成多笔分散的散标项目,穿透到底层资产,并下线所有理财计划,回归散标,也是目前平台调整理财计划的主要方式。如信用宝就于2018年7月15日发布信用宝产品合规调整的公告,称为积极响应行业最新监管政策要求,计划于2018年7月16日9点前下线所有定期宝产品(周周盈、策诚月盈、单季满盈、双季满盈、策诚年盈等)及步步高产品,平台将只保留信投宝(散标),对所有存量产品进行整改,持有的定期宝和步步高均将转为多笔分散的散标项目-信投宝,持有时间根据匹配债权时间来定。融金所、蜜蜂有钱等也发布类似调整公告。
“取消自动债转功能”指理财计划原来是平台经过用户授权之后自动转让债权,但现在取消这个功能,投资人需自行债权转让,将债权放到债权转让专区,由其他投资人承接,退出速度完全由市场行情决定。如和信贷于2018年7月23日发布公告称对踏实赚和自由赚进行升级,将转让中的债权集中展示于新设的“转赚”专区,由其他用户承接后即可完成退出。不过这种调整方式仅是取消自动债转功能,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调整。
虽然“定切散”和“取消自动债转功能”使平台运营和投资人体验都受到较大的影响,但这确实有效地缓解平台流动性问题,并且产品调整也不会改变借款项目的偿付能力,投资人需理性面对平台的产品调整。北京、上海等互金协会也发文或发声要求P2P需下架不合规产品,未来平台或将回归最原始的散标+债转+自动投标工具的时代。
三、总结
理财计划凭借其方便快捷和灵活等特性自出现以来一直受到投资人和平台的青睐,但在近期行业经历的流动性风险中,部分平台的定期理财计划退出出现延迟,但这并不意味着项目逾期,也不是提现困难,平台需要做好充分沟通和应对,也请投资人理性看待。
对于行业来说,调整理财计划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经历了这次考验,网贷产品回归简单和透明,创新适度,加强对流动性的管理,这些都能让行业走得更远,更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