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靠花呗为生的一代人
这也是被花呗折磨的一代人
据数据统计,中国近1.7亿90后中,超过4500万开通了花呗,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人在用花呗进行信用消费。
月入5000元年轻人比月入2万元的更敢花,因为和传统习惯的“储蓄消费”不同,90后正养成新的“信用消费”习惯。
都说年轻很好,但是年轻人也有年轻人的苦恼——偏偏在最美好的时候,也是最穷的时候。小编作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因为是真的穷啊...
因为收入不稳定,有的实习工资更是少的可怜,吃饭不如学校食堂便宜好吃,还要承担房租、水电费、物管费……这让青年还怎么买买买?
况且,看到那些漂亮的衣服鞋子包包,有多少能控制住不消费?反正,我是控制不住啊....我身边的朋友,也没怎么控制住!!
好朋友糖糖,这个月中旬领到5月份的工资,没几天账上余额就只能撑一周了。她的工资一半交了房租,另一半则是用来还各种债务,这其中,蚂蚁花呗就占大头。
一入某呗深似海,从此工资是路人。我问糖糖,今后一直用蚂蚁花呗会不会很没有安全感??糖糖的回答很干脆,“并不会!!”
但是,还是有些显示的情况摆在眼前,就是只要稍微花多了,下个月就会欠下更多的钱,离还清的日子就更遥遥无期了。因此,清醒的时候,糖糖会尽量将自己的消费,控制在不会继续增加负担的范围之内。记住,是清醒的时候!!在她眼里,花呗其实就是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或者说是将以后的钱先挪来用。
也有一些人,把花呗当做自己零花钱的一部分,心安理得地进行消费,浑然不知会给自己带来多大负担。
朋友DD对自己的消费行为就完全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在她的潜意识里,花呗额度=可以用的钱≈她的钱。而且她崇尚及时行乐,认为喜欢的东西最好现在就能拥有。于是乎,以前的月光族成为现在的月欠族,她潇洒之余常常问道:我还欠你多少钱来着?
花呗一时爽 还呗火葬场
“现在买不起的东西,我30岁肯定买得起。”但谁能保证等到买得起的时候,自己还喜欢这个东西呢?”很多时候她日常消费都会用花呗先付款,等到下个月初9号再用生活费去还款。每次收到工资到账的那一刻,钱包还没被焐热呢,就转手还了,而银行卡里剩下的余额,可怜的让人心疼。
但她很快就放弃了。因为她那段时间去医院看牙,却掏不出治疗费,最后还是家人给的钱。“上个月工资都在前几天用来还花呗了,现在每天吃饭都是用花呗。去个医院都是父母给的钱,要不是有爸妈,估计这病也不用治了。”
跟DD一样先消费后还款的年轻人不少,很多人也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还得上。但如果是在赚钱能力不足以支持提前满足的时候,使用花呗或其他借贷平台盲目消费就会留下比较大的隐患。
自己的收入都用来还花呗,手上可支配的收入变少,这会让我们生活起来不那么有底气。也因为有这些债务要还,年轻人在美好的青春里却不敢做美好的事情,不敢辞职,不敢请假,不敢出去旅行,甚至不敢生病。
90后的“我”的一些切身感受
用与不用这些借贷平台,都是我们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而已。但是,我们最需要明白的只是三个字:有底线。有底线的超前消费,能把我们推向更好的生活,再不济也会催促我们成长。而真正把人推向深渊的,是那种无底线的超前消费。没能将消费控制在自己可控的范围之内,它就会像赌博一样,让人始终心怀侥幸,最终陷入越来越深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会有自己的消费习惯。不管是哪种消费,只要有度有底线就好。